Iccsz訊 2014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當年6月1日起電信業實施“營改增”。根據《關于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在中國境內開展電信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行差異化稅率,基礎電信服務和增值電信服務分別適用11%和6%的稅率,為境外單位提供電信業服務免征增值稅。
理論上,營改增實施對于電信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收入、利潤、營銷方式以及支撐系統的變化。
實踐中,電信業營改增實施近兩周年,“對收入的影響最大,我們測算了一下,綜合稅率達到8.2%”某運營商人士告訴記者,“對利潤也有影響,但不像收入那么大,因為成本也因為增值稅的因素下降了。”
“營改增”的初衷是取消重復征稅,并將二、三產業的抵扣鏈條打通,實現了由“道道征收、全額征稅”向“環環抵扣、增值征稅”的轉變。
電信運營商作為典型的服務企業,成本費用中可抵扣的進項占比低,成本費用下降幅度遠低于收入下降幅度,導致利潤下降,稅負上升。此外,增值稅差額征稅、視同銷售等特點對運營商現有的營銷模式以及支撐系統都是巨大考驗。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表示,電信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營改增”給行業帶來的短期稅負上升只是表面影響,進一步看,“營改增”考驗著運營商在業務結構、經營模式、財務體系三方面的轉型。
營收下滑
收入下降、稅負增加已成共識。業內專家表示,電信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財務指標中存貨占總資產比重較低,而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占比較高。由于決定某行業“營改增”后稅負高低的“增值率”與物耗率成反比、與利潤率成正比,因此,電信業短期來看可能面臨稅負暫時上升局面。
在三大運營商的財報中,均可見“由于營改增等因素對公司業績帶來影響”的表述。例如中國移動發布的公告稱,由于增值稅屬于價稅分離的價外稅,“營改增”后,營運收入將相應減少,并且目前本公司成本和資本開支中能獲得的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較少,如折舊攤銷、人工成本等項目不能抵扣,營運支出和資本開支將略有下降,因此預計短期利潤將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公告稱,短期來看,“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公司的主要業務均將按類別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公司營業收入將下降。
除了利潤受到影響外,電信運營商的營業收入、稅務管理、營銷模式、采購都將受到影響。某移動相關人員表示,“營改增”帶來的巨大挑戰影響到總部、省、地市和縣公司全部管理層級和各個專業。
“營改增”之后,現有營銷模式對運營商形成較大挑戰。電信運營商為了增強用戶黏性,往往采用送手機、送話費等促銷方式。在營業稅制下,按照實際取得的營業收入繳稅,而在增值稅制下,采用視同銷售原則:即使未取得實際收入,但發生應稅服務或貨物所有權轉移,仍要計征增值稅。
舉例而言,客戶預存1000元話費,送價值800元的手機一臺。“營改增”之前,應交稅金=1000×3%(營業稅率)=30元,“營改增”之后,銷項稅額=1000/(1+11%)×11%=99.1元,視同銷售銷項稅額=800/(1+17%)×17%=116.2元,累計增加185.3元應交稅金。
牽一發而動全身
改變現有營銷模式適應稅制變化,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無論是營銷管理模式還是IT支撐系統都要做相應的調整。某運營商財務人員表示,為應對增值稅給企業帶來的變化,要制定出制度、流程來對增值稅管理工作進行規范,這些都需要IT系統支撐落地。
此外,對采購管理影響也較大,“采購的變化比較大,我們現在供應商都是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某運營商人士表示,由于存在大量規模較小的代辦點,仍很難獲取進項抵扣專用發票。
對業務流程管理的影響上,與營業稅不同,增值稅直接影響到收入、成本費用及資本開支金額的確認,需將增值稅管理貫穿于公司業務管理的全流程中。營業稅下,稅收元素相對固定,管理工作單一,籌劃空間較小。增值稅下,稅收元素存在可變可控的特點,一方面需要加大管理和預測的力度;另一方面為稅收籌劃提供更多空間。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營改增”對于電信運營商優化流程、提升管理具有積極意義,其避免重復納稅、規范內部管理的特點,將促進公司管理的提升、業務模式和營銷方式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