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陸續大規模再建和升級光纖網絡,但要真正實現高速、適用、穩定的寬帶服務,必須正視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成本問題
三大運營商近期陸續大規模再建和升級光纖網絡。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影響力上看,光纖網絡毫無疑問地成了除
3G之外的第二戰場,這也是全業務競爭的最大看點之一。
據悉,中國聯通
FTTx(
光纖接入網絡)設備集中采購項目近日正式啟動,招標規模超過1100萬線,全部為E
PON產品,是截至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寬帶接入網建設采購項目。此前,
中國移動已在全國20多個省開始進行
PON試點。中國電信在武漢、上海等地繼續實施“光進銅退”戰略,并針對光纖用戶推出了寬帶套餐。
相對于
3G而言,高速光纖網絡的應用推廣如同“蝸牛前行”。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運營商大規模采購,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成本問題有望得到破解,高速、適用、穩定的寬帶服務將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
三大運營商同推光纖到戶
目前,國內三家全業務運營商正在進行各自的
FTTx部署。
在今年的中國聯通集團工作會議上,中國聯通已經提出,“把寬帶提速工程擺到與
3G網絡建設同等重要地位”。由此,中國聯通拉開了大規模推進
光纖到戶、
光纖到樓的寬帶提速進程。
以河南省為例,到2011年底,中國聯通將在該省實現全部有需求樓宇的FTTB/FTTH(即
光纖到樓、
光纖到戶)覆蓋,全省城市樓宇覆蓋率100%,寬帶滲透率70%以上,80%城市區域提供8M以上帶寬,68%以上區域達到16M以上速率。
作為在中國擁有最多寬帶用戶的運營商,中國電信持續實施“光進銅退”戰略,建設模式以
PON+LAN/DSL為主,規模部署E
PON,開展少量G
PON試點。中國電信6月7日正式啟動上海“城市光網”行動計劃。預計到2012年,上海市將實現“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出口”的網絡覆蓋,實現光纖進樓到戶。
中國移動在全國20多個省開始進行
PON試點,總量約數十萬線。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所項目經理李晗表示,移動互聯網將成為
FTTx的重要推動力,而以
PON技術為基礎構建邊扁平化寬帶光網絡是全業務時代的必然選擇。
高速寬帶網絡要加速推進
三大運營商紛紛加大了對
FTTx的部署和投入,主要是受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首先,在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背景下,電信業對投資的踐行。
其次,隨著
3G的商用,市場對移動互聯網、IPTV等一系列業務的需求,對更快更高寬帶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
再次,在全業務經營時代,單一的業務將難以適應市場競爭要求,以寬帶、移動、
3G為主的全新組合將是新時代的競爭趨勢。
最后,這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必然選擇。國際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日前發布的全球寬帶報告中,中國沒有入榜,這和我國網民第一的寬帶大國地位極不相稱。
在
FTTx的推行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以E
PON為主,
中國移動則大量采集G
PON。“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選擇E
PON是取決于其自身需求。如果提供16Mbps-20Mbps帶寬,E
PON是最成熟的、成本最低的技術;未來運營商提供50Mbps-100Mbps帶寬時,不用重新建網就可以平滑升級到10G E
PON,僅增加很少的投資,就能滿足運營商下一步需求。”中興通訊副總裁及固網產品總經理許明說。
雖然G
PON于今年開始絕處逢生,但因為中國電信對G
PON只在4省份13個點進行試點,規模僅3000線。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成良表示,E
PON將成為中國電信近期的主要選擇;而此次中國聯通發力,啟動1100多萬線的寬帶招標,全部采用E
PON產品,其抉擇已被認為是運營商對E
PON技術的再一次明確肯定。
破解成本難題拉近與消費者距離
近年來,
FTTx已在全國多幾個省先行試驗推廣,然而,由于存在成本太高和規?;y以實現等問題,光纖網絡成了消費者眼中的“奢侈品”。
與
3G網絡建設的迅速推進相比,高速光纖網絡的推廣進展緩慢。烽火通信產品營銷經理吳江日前透露,通過多輪運營商采集和建設規模的擴大,目前E
PON設備成本已經降到合理水平,FTTB(
光纖到樓)加LAN是300元/戶,FTTB加DSL是400元/戶,FTTH則為1300元/戶。FTTB建設成本已經低于銅線模式建設成本。
無論是設備、價格、技術選擇等方面,整個
PON在國內產業已經固化,整個產業逐步走向成熟,在設備層面和技術層面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
目前,部分省市的用戶已經初步享受到了高速光纖網絡的成果。在湖北武漢,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針對光纖小區,本月將推出10M高速寬帶,包年3588元。據悉,這3588元的年費套餐,包括了固話月租、來電顯示、電信內免費通固話(電信用戶與聯通、鐵通通話需另計費),并贈送一個機頂盒收看高清互動電視。
不過,我國的寬帶依然缺乏速度和質量,專家表示,日韓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地發展,主要基于以高速光纖網絡為中心的國家寬帶發展戰略。據悉,美國在奧巴馬上臺以后,高速光纖網絡的建設也將大幅提速。我國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為代表的一些專家呼吁,應該盡快制定寬帶國家戰略,提高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