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數字化轉型世界大會上,AWS電信與邊緣云業務首席技術官Ishwar Parulkar對英偉達力推的AI-RAN方案提出尖銳批評。這位高管向Light Reading表示:"行業低估了實現該方案可用性所需的投入,部署GPU并出售算力只是表象,真正需要的是云計算已構建的完整技術棧和工具鏈。"
英偉達近兩年向電信運營商推銷的AI-RAN方案包含雙重商業邏輯:一方面運營商可通過出租GPU算力獲得AI推理服務收入,另一方面剩余算力可用于無線接入網(RAN)處理。目前全球僅日本軟銀開展試點,多數運營商持觀望態度。英偉達電信業務負責人Ronnie Vasishta辯稱,運營商遍布全國的邊緣節點在低時延和主權云方面具有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無法比擬的優勢。
Parulkar對此提出系統性質疑。AWS官網顯示其已在全球37個區域建設數據中心,并規劃新增13個區域,同時部署43個本地接入區和Wavelength邊緣計算節點。"我們既有靠近大都會的本地化數據中心,也能通過Outposts服務器實現客戶現場部署。"針對歐洲主權云需求,AWS兩年前已推出獨立于美國基礎設施的歐洲專屬云服務。
在5G核心網領域,AWS與德國電信子公司Telefónica Germany的合作頗具代表性。初期在法蘭克福AWS基礎設施部署用戶面功能(UPF)遭遇容量瓶頸后,雙方改為在運營商機房部署定制化Outposts服務器。這些搭載自研Graviton3處理器的設備目前正與Orange、Du等運營商開展云化RAN測試,但最耗資源的物理層處理仍依賴Marvell Technology的專用芯片。
Parulkar透露Outposts服務器同時支持"內聯"和"旁路"兩種云RAN加速方案,但承認采用愛立信、三星偏好的旁路模式將大幅增加Graviton3負載。這兩家設備商正評估將原基于英特爾x86架構的虛擬RAN代碼遷移至Arm平臺,但在前向糾錯(FEC)加速器選擇上仍面臨英偉達GPU或AMD可編程芯片的抉擇。
"AI革命正迫使運營商重新審視云戰略,"Parulkar強調,"訓練AI模型最經濟的方式是租賃而非購買GPU,因為持續訓練并非運營商主業。"這番表態直指英偉達AI-RAN方案的商業軟肋,也揭示了電信業在AI時代基礎設施投資的核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