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對于WCDMA設備商來說,是生死一搏的一年”,12月26日,中興通訊市場中心主任曾力如此對本報記者評價明年的電信設備市場。
在國內電信設備業中,中興一直是一個極其典型的代表,不僅因為其為國內最大設備商之一,更因中興總能找準利潤增長點,發展速度最快,其發展方向往往對整個電信設備業有方向標的作用。
中興最早為人所熟知,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所謂“巨、大、中、華”崛起的時候,而最近一次引發“地震”是兩年前聯通第一次CD?鄄MA設備招標中,中興獲7.5%的份額,在國內廠商中份額最大,轟動業界。
在嘗到了CDMA的甜頭后,中興顯然意識到新技術的重要性,于是想把新一輪“地震”引到
3G領域。
據悉,中興1995年開始從事CDMA技術的研發,1998年進入WCDMA技術,到目前為止,已經在WCDMA領域投入了近20億人民幣,從事WCDMA研發的人員超過2000人。中興在WCDMA上下的注不小。
抽身海外
但是,關于
3G牌照可能要推遲發放的傳言日盛,曾力也坦承,實際上,明年中興放在第一位的仍然是開拓海外市場。這種動向顯然反映出:由于國內“
3G盛宴”遲遲不來,逼得設備商扭頭轉向海外市場。
據中興一位人士透露,1996年,中興開始嘗試在海外市場的運作,目前已進入40多個國家。他同時告知,中國通信企業在國外主要銷售GSM、交換機、寬帶設備、PHS無線市話等產品,這兩年在海外市場增長都非常迅猛。這位人士認為“都是給逼的,因為國內電信設備市場已經接近飽和”。
根據信息產業部的統計,今年前10個月電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2%。但業內人士判斷,這種增長是由小靈通擴容、CDMA三期工程及寬帶增長等帶動,而明年小靈通的布局將大多結束,CDMA建設也將完成,如果沒有
3G做市場拉動,估計這種強勁的勢頭難以持續。
俯下身做手機
根據中興2003年中報數據顯示,手機已占其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15%。終端產品占這么大份額,過去沒有過,曾力說,“我們確實已經確定明年還要大做手機,要更猛地投入”。
這是非常特殊的現象:過去,國內設備商是不屑于做技術含量較低的終端產品的,認為終端廠商玩的只是營銷;并且,終端產品的利潤率也無法與設備比,例如電話機的技術、產值和利潤都不能與程控交換機比。
但眼下曾力的說法是,設備產品雖然還是中興最主要的產品,但這不是今后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手機利潤還不錯。
據悉,為了追求利潤,掌握大量先進技術的設備商被迫俯下身來做技術屬于小兒科的手機,這已成為普遍現象。今年,華為、金鵬已在小靈通手機市場上猛沖,而中興更是在小靈通、GSM、CDMA三大類手機產品上遍地開花,全線出擊。
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過去,國內設備巨頭們往往是在某個產品上最強,愿意當“單項冠軍”,而現在是什么好賣就生產什么,轉而去練“全能項目”,國內電信設備市場環境的變化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