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vcdhi"><strong id="vcdhi"></strong></tr>

    <td id="vcdhi"><ruby id="vcdhi"></ruby></td>

    <track id="vcdhi"><ruby id="vcdhi"><menu id="vcdhi"></menu></ruby></track>

    <acronym id="vcdhi"><label id="vcdhi"><address id="vcdhi"></address></label></acronym>

  2. <td id="vcdhi"></td>
  3. <track id="vcdhi"></track>
    <pre id="vcdhi"><label id="vcdhi"></label></pre>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盤點2004年光通信市場 三大熱點撐起光通信的明天

    摘要: &nbs

     
                                                 孫杰賢


      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電信商業模式已形成顛覆之勢,曾一度風光無限的光通信市場依然沒徹底走出困境,當家小生——SDH技術也正處在一個洗心革面的非常時期;我們不禁感嘆王者何時歸來?

      回顧我們即將告別的2004年,我國光通信市場總體上處于平穩、健康的發展期,沒有網絡游戲的火辣,沒有3G的喧囂,而更多的是從容與理性。雖然我國光通信市場依舊無法徹底擺脫困難的局面,但也取得的不少可喜進展。從運營商這方面看,ASON正在緊鑼密鼓地試驗中;ULH系統已經走出試驗的層面,正期待著商用;FTTP/FTTH已呈現出上升的勢頭;MSTP是今年光通信市場的最大亮點,無論是技術的發展、設備的推出,還是商業部署都全面開花。IDC(中國)預計2004年中國光網絡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1.1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2.7%,主要增長動力來自城域光網絡的建設。

      要說2004年的光通信市場還給我們留有什么遺憾,IDC(中國)通信研究部高級分析師武益群認為,一個是由于各種原因,使得我國的FTTH特別是PON市場總體發展滯后,與國外的差距正在逐漸拉大;另一個是由于需求尚未顯現,相關產品不多,導致ASON和ULH市場的進展程度依然不盡人意。

      信息產業部規劃司錢庭碩副司長指出,對于光通信技術,要繼續積極地跟蹤、研究,科學決策;展望光通信市場的發展,依然主要有ULH、ASON 和MSTP三個熱點。IDC(中國)預計2005和2006年中國的光網絡將迎來一個新的建設高潮,年均增長率在20%以上,200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4億美元,主要動力來自3G網絡引發的骨干傳輸網建設和寬帶城域網的持續發展。

      ULH系統迎面走來

      毫無疑問,光長途網將繼續朝著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長距離這三個方向發展。從全球和我國的應用情況來看,隨著DWDM技術的成熟,容量和速率都不成問題,對于運營商來說,盡量減少中繼站的數量,控制并降低成本才是首要的。因此,光長途網今后的發展重點是超長距離的實現,這同時也符合IP數據業務落地距離遠的特點。在長途傳送網領域,技術選擇上沒什么爭議,與可配置OADM技術結合的ULH密集波分復用系統才是長途網最佳的選擇,也將是運營商下一輪長途骨干網建設的內容。

      ULH密集波分復用系統不僅降低了運營商的系統成本和運營成本,也優化了網絡結構,并且具有良好的升級擴容能力。此外,通過與可配置OADM技術結合,可以在實現長途快速直達的同時,在中間節點透明上下業務。未來的智能光網絡要求光傳送層必須具有超大的吞吐容量,而ULH密集波分復用系統的成熟和商用是邁向全光網絡重要的一步,也是未來全光核心網絡的主要支撐部分。在幅員遼闊的我國,ULH系統更具實際意義,是各大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致力發展的項目,這一點業界是沒什么爭議的。

      帶寬流量持續呈指數增長,而我國光長途網目前的容量已接近飽和。烽火科技集團高級顧問、總工程師毛謙表示,ULH系統應用前景十分明朗,預計2005年ULH密集波分復用系統的建設將重新開始。而且華為、烽火等國內廠商已開發出了成熟的ULH系統,ULH正自然而又平靜地向我們走來。

      下一代光網絡劍指ASON

      骨干網上的數據業務已大大超過語音業務,由于以IP業務為主的數據業務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的特點,因此對網絡帶寬的動態分配和智能管理的要求是十分迫切的。作為基礎網絡,光傳送網必須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具有更加靈活的網絡拓撲,并能實時地反映網絡拓撲的變化和業務擴展的需求,以有效支持未來的創新業務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具有大容量交叉能力的ASON技術便浮出水面并正在逐步走向應用。

      雖然ASON在標準和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繼續完善,但它是光網絡演進的必然方向,目前國內包括中國電信、中國鐵通在內的幾大運營商幾乎都展開了ASON網絡的試驗或試驗性部署。在日前舉行的APOC2004亞太光通信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電信網絡規劃處副處長吳偉表示,實現網絡智能化的核心是創造一種UMSN(unified multi-service network),在不遠的將來提供可支持各種用戶本地業務和現有技術的服務。他同時指出,2005年ASON將被引入,OXC將首先在核心節點實現,ASON逐步從核心到邊緣。中國網通研究院副院長唐雄燕博士指出了引入ASON要注意的三大問題:

      1.如何使ASON合理地與傳統網絡銜接,目前還沒有十分成熟的解決方案。對傳統光網絡設備,主要存在兩種向ASON的升級方案,一是對每個設備增加智能控制單元,這種方案需要對每個設備的軟、硬件進行復雜的升級工作,技術上有一定難度,而且不經濟;二是對網管系統進行升級,使它成為具有智能的集中控制平面,原來的傳送網絡就成為ASON網絡中的一個集中控制域,但網管系統的升級能力還有待實踐的檢驗。

      2.如何平衡人工管理與智能控制之間的關系,尚需在實踐中探索。智能功能的引入意味著將減少人為干預,網絡可靠性將不再僅僅依賴完善的操作、維護與管理流程,而是要依賴智能軟件的可靠性,將作為整個通信網底層承載平臺的傳送網的控制權完全交付智能控制軟件不能不令人有所顧慮。

      3.智能光網絡標準和協議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UNI、NNI等接口標準仍在發展之中,不同廠家的智能光網絡設備還不能很好地互通,這都將妨礙智能光網絡的推廣。

      武益群認為,ASON明年仍將處于一個運營商和設備廠商合作試驗的階段,不會有實質性的商用部署,畢竟全光網絡離我們還稍顯遙遠。

      MSTP將何去何從?

      城域光網絡是業界對于下一代光網絡爭論的焦點所在,這也是傳統SDH光網絡面臨挑戰最大的地方。與長途骨干網不同,城域網的業務范圍不僅有話音,還有數據和圖像,是全業務網絡,需要支持各種客戶層信號,而且要能很快地提供客戶層信號所需的帶寬。

      明年依舊是寵兒

      新一代的業務趨于個性化和多樣化,面對激烈的競爭,運營商必須有能力向用戶提供多業務服務,需要利用多業務傳送平臺實現各個網絡在接入層和匯聚層的 “融合”,以保持和吸引用戶,但傳統的SDH設備主要是根據TDM語音業務傳送需求進行設計的,并不具備綜合接入和數據業務的匯聚能力,也不能為不同業務流提供不同的傳輸服務等級和向用戶提供SLA服務。MSTP的出現解決了傳統SDH設備目前所遇到的諸多尷尬,同時后向兼容了大量的既有SDH設備,延長了SDH技術的生命力。武益群認為,由于技術成熟,設備價格合理,而且迎合了目前業務發展的需求,2005年MSTP將依然會是運營商的重點部署對象。

      但是,既有的MSTP平臺主要是以我們熟悉和信任的SDH為基礎架構的,把SDH幀作為通用的傳輸格式。在目前帶寬流量不是很大,而且分組數據業務所占比重也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這種架構可以令人滿意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隨著帶寬流量的急劇增大,特別是分組數據業務所占的比重增大,這種架構帶寬效率低下,開銷處理復雜的頑疾將會暴露得更加明顯,難堪重任。因此,對于MSTP的未來命運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命運之一:還活著

      有人提出對SDH幀格式進行改造使之能夠對動態分組數據包進行最佳傳輸,目前來說,這種設想實施起來會非常困難,也不太現實。一貫打著“新想法,新通信”大旗的UT斯達康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個下一代MSTP平臺模型,這個模型大體是這樣的:在內嵌二層交換、RPR和MPLS的基礎上又內嵌了EPON(UT認為內嵌EPON是傳統MSTP平臺的一個很好選擇);此外,單獨加入一塊RPR/MPLS板卡,以解決數據業務的增加超過一定量時傳統MSTP將面臨的問題;最終的業務流量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裸纖或WDM進行傳輸;并引入ASON。而作為第一個提出MSTP概念的思科認為面向IP業務運營MSTP的演進方向是這樣的:雙平面端到端智能化、集成DWDM、向智能光網絡發展、向CC-MSMP-O發展(CC:電信級;MSMP:多業務多協議;O:Optical)。

      無論是UT的下一代MSTP平臺模型還是思科的發展思路,都可以解決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如何有效地控制運營商最為敏感的成本問題是下一代MSTP平臺所必須考慮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MSTP平臺如何才能真正擺脫“僅是量的積累而無質的吸收”這個問題的困擾。

      命運之二:被取代

      當然,還有一種命運傳統基于SDH的MSTP平臺會被其他技術取代。

      隨著WDM逐步走向城域網,被基于WDM的MSTP平臺所取代?;赪DM的MSTP平臺具備波長可擴展性,容許提供以波長為透明的基礎業務,也可以靈活地傳送任何協議和格式的信號而不受限于SDH格式。此時,傳統的MSTP平臺將徹底被擠到邊緣匯聚層或者接入層,這時候也許稱其為MSPP或MSAP更為合適。

      同時不可排除MSTP平臺被城域運營以太網所徹底取代的可能。在以前,無論在城域還是廣域,SDH技術都是以太網技術所無法逾越的一道檻,更談不上取代。但時過境遷,以太網技術以其廉價、簡捷、速度、標準化等優點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除了萬兆以太網和城域以太網技術,運營以太網的概念今年又進入大家的視線,目標直指SDH、ATM等傳統電信級技術。運營以太網具備5個主要特點:擴展性、保護性、硬性的SLA、TDM支持以及提升的服務管理。對于SDH來說,運營以太網是可怕的,尤其在城域層面。

      互聯網和IP技術對傳統電信業務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據統計,我國的省級骨干網上以IP為主的數據業務帶寬已經5倍于TDM語音業務。就在幾年前,我們可能還對“everything on ip”的提法無動于衷,但在今天你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IP的力量所在。因此,下一代光網絡的發展必須更多地考慮以IP為主的數據業務的傳送和處理,唯有滿足日趨多媒體化、寬帶化、個性化、多樣化、智能化的業務需求,光通信市場才有可能盡快重拾昔日的王者之風。

      
    ----《通訊世界》 
     

    內容來自:本站原創
    本文地址:http://www.fmsd666.com//Site/CN/News/2004/12/29/20041229090347031250.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光電子
    文章標題:盤點2004年光通信市場 三大熱點撐起光通信的明天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_A级裸毛免费国产黄片_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_日本乱亲伦视频中文字幕
    1. <tr id="vcdhi"><strong id="vcdhi"></strong></tr>

      <td id="vcdhi"><ruby id="vcdhi"></ruby></td>

      <track id="vcdhi"><ruby id="vcdhi"><menu id="vcdhi"></menu></ruby></track>

      <acronym id="vcdhi"><label id="vcdhi"><address id="vcdhi"></address></label></acronym>

    2. <td id="vcdhi"></td>
    3. <track id="vcdhi"></track>
      <pre id="vcdhi"><label id="vcdhi"></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