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vcdhi"><strong id="vcdhi"></strong></tr>

    <td id="vcdhi"><ruby id="vcdhi"></ruby></td>

    <track id="vcdhi"><ruby id="vcdhi"><menu id="vcdhi"></menu></ruby></track>

    <acronym id="vcdhi"><label id="vcdhi"><address id="vcdhi"></address></label></acronym>

  2. <td id="vcdhi"></td>
  3. <track id="vcdhi"></track>
    <pre id="vcdhi"><label id="vcdhi"></label></pre>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從網絡建設看我國光纖產業的發展

    摘要:——訪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春林   光纖從問世至今,已經成為現代傳輸網的主體。我國電信網絡的快速發展,為光通信市場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然而安危相易,隨著世界網絡泡沫的破滅,我國光纖市場也跟著


    ——訪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春林


      光纖從問世至今,已經成為現代傳輸網的主體。我國電信網絡的快速發展,為光通信市場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然而安危相易,隨著世界網絡泡沫的破滅,我國光纖市場也跟著經歷了幾年始料未及的“嚴冬”。

    在市場出現復蘇跡象,反傾銷塵埃落定后,我國光纖產業的出路在何方?未來我國網絡建設對光纖的需求如何?近日,記者采訪了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春林,他在分析了當前我國網絡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未來網絡建設中光纖應用的重點進行了預測,并對當前我國光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實現光纖產業振興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網絡建設成績喜人

      記者:網絡是電信行業賴以生存和經營的基礎和根本,首先能否請您介紹當前我國電信網絡的整體建設情況達到了怎樣的水平?已經具有怎樣的通信能力?

      張春林:當前全國電信業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04年電信業務總量完成9225億元,增長37.4%,增長率較前三年有大幅提高。電信業務收入平穩增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完成5188億元,比2003年增長12.6%,與上一年增長水平基本持平,仍明顯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9.5%的增長速度。電信業固定資產投資已連續五年超過2000億元;新增電話用戶再次超過1億戶,電話用戶總數達到6.47億,繼續居世界首位,電話普及率超過50%;數據、寬帶、多媒體等業務快速發展,寬帶用戶數實現翻番。

      2004年,我國電信網絡規模繼續擴大,綜合通信能力繼續增強。電話網絡容量方面,2004年全國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42102萬門,比2003年增長了7019萬門,增長率達到20%;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39747萬戶,比2003年增加了6049萬,同比增長18%。數據通信網方面,寬帶化進程加快。截至2004年底,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達到3636萬個,比2003年增長了1833萬個,增長率達到102%,形成了以xDSL為主,輔以LAN、Cable以及WLAN等其他手段的寬帶接入網絡,城域網及骨干網不斷完善,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6OGb?;A傳輸網方面,形成了以光纜為主要物理媒介,WDM和SDH為主要傳送技術的基礎傳輸網。

      2004年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338萬公里,比2003年增加了65萬公里。受寬帶數據網以及移動通信基站建設需求的影響,本地網中繼光纜和接入光纜成為光纜建設的重點,2004年,本地中繼和接入光纜線路長度達273萬公里,比2003年增加了59萬公里,其中本地中繼光纜線路長度達20l.3萬公里,比上年增長29.9%,接入網光纜線路長度達

    72.5萬公里,比上年增長22.8%;為電信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大容量、高帶寬、高質量的基礎網絡平臺。

      在電信網規模擴大的同時,網絡支撐系統不斷建設完善,網絡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運營企業還積極開展下一代網絡的相關工作,在IP網絡服務質量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實踐,為下一代網絡演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未來光纖市場增長的主要領域

      記者:目前在我國電信各個層面的網絡建設中,如長途傳輸網、城域網和接入網,光纖化的程度如何?在下一步的網絡建設中,哪些網絡對光纖需求較大?預計會達到怎樣的需求水平?

      張春林:目前我國長途傳輸網、本地中繼以及接入網的骨干層面建設采用光纖已經非常普遍,但接入用戶即接入網最后一公里的光纖化進程還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目前仍以金屬纜為主。國內外有關專家預測,至少到2015年城市接入網最后一公里的光纖化才會開始普及。

      從2003年第四季度開始,國際光通信市場開始復蘇。從我國來看,光纖光纜需求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相對前些年大規模網絡建設,將增長有限。

      從需求單位看,幾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的光纜需求仍是國內市場需求量的主體,其它還有廣電、電力等一些專網的需求。

      從建設領域來看,未來光纖光纜市場主要增長空間將出現在四個領域。

      第一個領域是接入網方面。寬帶化是通信的發展趨勢,今后進一步提高接入帶寬,光纖是必然的選擇。隨著光接入網向用戶側的推進,接入網的引入光纜和室內軟光纜要用到更多價格低的光纖,光纖到戶(FTTH)是寬帶接入的發展方向。
      第二個領域是長途和本地傳輸網絡的補充完善。為了滿足業務量的增長以及網絡安全保護的需要,需要對長途和本地傳輸網絡進行補充完善,擴容或增加路由,對光纖光纜有一定的需求。


      第三個領域是下一代網絡(NGN)的建設。更高速率、更大容量的NGN是建立在高速、超長的光傳輸系統基礎上的,對光纖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是3G網絡的建設。在牌照發放后的幾年內,3G網絡的敷設同樣會使光纜的需求量有所增長。

    實現光纖到戶仍需時日

      記者:近年來我國寬帶接入迅猛發展,您認為實現光纖到戶(FTTH)的條件是否成熟?光纖到戶(FTTH)發展的最佳機遇是什么?北京2008奧運會能成為這一機遇的契機嗎?

      張春林:如果將FTTH理解為狹義的,即真正的光纖到戶(FTTH)而非光纖到大樓、小區和路邊,它與目前廣泛應用的ADSL相比,優勢除了帶寬,主要在于可提供雙向對稱的寬帶業務,支持多路模擬電視信號傳送或TDM數字電視信號傳送,可保證用戶帶寬資源、QOS和安全性好。因此FTTH在桌面可視電話、桌面會議電視、視頻點播、遠程教育、HDTV等高端業務和應用方面具有ADSL無法比擬的優勢,是未來城市寬帶接入的主要模式。

      但是,推廣FTTH也存在一些障礙:一是設備、安裝和維護成本高,特別是在業務推廣初期;其次,網絡缺乏內容和應用,特別是上行速率要求較高的應用,涉及電信與廣播行業管制、版權保護、信息內容的生產和適應的商業模式等問題;第三,以窄帶網為基礎設計的中繼帶寬、網站服務器帶寬和城域網容量存在瓶頸等問題。

      我國發展光纖到戶的一些優勢體現在:第一,在電信安裝方面的人工成本較低;第二,中國城市居民居住密集于大樓或小區,有利于用戶光纜布放;第三,電信體制改革形成兩大固網運營商,各自在對方的領域內都缺乏金屬線資源,基于光纖發展寬帶接入是一種重要的競爭手段。但運營商從市場和效益出發,目前寬帶接入仍以ADSL為主,對FTTH持觀望態度。
      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需要配備最先進的通信網絡,為當地發展FTTH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契機,并可能帶動全國的發展,但時間和地域有限。長遠來看FTTH的發展還要看成本、應用等關鍵問題能否得到解決。


    光纖產業挑戰與機遇同在

      記者:日前,光纖反傾銷結果公布后,業內光纖企業提出“振興民族光纖產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請問,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結果?您能否對我國光纖產業的現狀進行分析與評價?您認為要實現國內光纖產業振興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努力?

      張春林:此次反傾銷調查結果對我國光通信市場有一定的利好影響。有助于國內光纖價格回復到一個合理的價位上,也有助于國內光纖企業重新整合,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從當前光纖市場現狀來看,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光纜價格下降較快。2001年光纜價格達到頂峰,主要是受全球網絡泡沫和運營商干線網建設“圈地運動”的影響。由于頂峰時期新上項目多,原有廠家的生產能力擴大,而運營商開始壓縮建設投資,生產力的嚴重過剩導致供大于求、價格迅速下降。

      另外,企業競爭實力懸殊,光纜生產前十位的廠商壟斷了電信傳輸市場光纜銷售的70%以上;美國康寧依然雄居進口光纖領導地位,約占中國進口光纖市場份額的50%以上,其后是阿爾卡特、藤倉等。同時,國內廠商產能迅速擴充,替代出口。另外,國內廠商地域分布不均,主要光纜廠商集中在長江三角洲一帶。

      綜合分析,我認為當前國內光纖產業發展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光纖光纜企業小而散,供大于求。

      全球光纖產業已進入了集約化大生產階段。目前日本的光纜需求大約是1500萬芯公里/年,大約有20家光纜廠。而我國的光纜需求量略低于日本,廠家數目則是日本的8.5倍。

      我國的光纖光纜企業眾多,規模不等。小型光纖光纜企業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與通信設備產業的政策導向和光纖光纜市場的割據有關。目前通信運營企業均在向采購權集中的管理模式轉化,這對于較小的區域性光纜企業無疑將產生較大的影響。
    ——資金投入不足,人才資源缺乏 。

      國內光纖光纜企業目前過于看重近期的投資回報,對基礎研究、人才儲備和培養投入缺乏。


      ——技術創新能力較弱,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較少。

      雖然這幾年來,我國光纜電纜技術有很大發展,有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已在發揮作用,但是應該看到這種比例仍是很小的,應該把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作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爭取創造更多的光纖光纜專利。

      ——注重產品質量,但缺乏品牌優勢。

      國外廠商的品牌優勢是一種無形的壓力限制著國內廠家的發展,如美國康寧光纖目前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超過25%。實際上,我國光纜企業的產品生產標準不僅遠高于國際標準,而且還高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電信總部網和部分省級干線上使用一直未發現重大質量問題,說明國內光纖光纜的質量是有保障的。未來的工作重點是如何從技術與產品本身向高端的品牌運作方向升級,打破國際光纖光纜企業的品牌壁壘。

      光纖光纜及通信電纜的市場走勢雖然受到國際經濟大形勢發展的影響,特別是與整個電信行業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但應看到,隨著光纖網絡從骨干網的擴建到接入網、城域網的完善以及向用戶駐地網的不斷延伸,光纖光纜市場還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也為國內光纖光纜企業提供了好的發展機遇。

      我國光纖光纜企業應抓住發展機遇,加強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儲備和創建品牌,促進產業發展,為我國電信強國、電子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袁菁艷  摘自:泰爾網
     

    內容來自:本站原創
    本文地址:http://www.fmsd666.com//Site/CN/News/2005/04/21/20050421101121500000.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網絡建設
    文章標題:從網絡建設看我國光纖產業的發展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_A级裸毛免费国产黄片_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_日本乱亲伦视频中文字幕
    1. <tr id="vcdhi"><strong id="vcdhi"></strong></tr>

      <td id="vcdhi"><ruby id="vcdhi"></ruby></td>

      <track id="vcdhi"><ruby id="vcdhi"><menu id="vcdhi"></menu></ruby></track>

      <acronym id="vcdhi"><label id="vcdhi"><address id="vcdhi"></address></label></acronym>

    2. <td id="vcdhi"></td>
    3. <track id="vcdhi"></track>
      <pre id="vcdhi"><label id="vcdhi"></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