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曉瑜</P>
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企業與外國公司在知識產權以及專利方面的糾紛有日益增多的趨勢,跨國公司憑借自己在技術上的先入優勢頻頻向中國新興公司施壓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對于剛剛起步的中國通信制造業來講,以為這些訴訟離自己還非常遙遠便可以采取“鴕鳥政策”將是非常危險的,實際上跨國公司已越來越關注正處在高速成長期的中國企業,我們必須正視技術領先企業將專利訴訟作為一種強化企業競爭力的慣用手法,未雨綢繆,及早制訂措施以積極應對。</P>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雙刃劍,中國企業除了要仔細了解相關法規避免侵犯他人權益的同時,更應該學會善于利用各種國際貿易準則保護自己,如果運用得當甚至也可以將它作為一種進攻的武器,而不僅只是永遠被動防御。這方面大唐電信堪稱應用的典范。該公司提出的TD-SCDMA技術不僅獲得中國政府的鼎力支持,而且也被國際電聯確認為世界3G移動通信的三個主要標準之一。盡管初期業界也有不少疑惑之聲,但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龐大市場的誘惑,包括摩托羅拉、飛利浦、三星、西門子在內的行業巨頭也紛紛拋出橄欖枝,不僅推動了技術的發展,也進一步加強了大唐在3G領域的競爭優勢。和跨國企業或行業組織合作,共同參與標準制訂工作,與他人共享專利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式。能夠獨立推出被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可的行業標準畢竟需要非同一般的技術實力與投入,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辦到,因此比較現實一點的做法就是與業界合作,參與標準的制訂或合作進行技術研發,最終以共有人的身份只需花費極低的成本便能享有技術與專利的使用權。如中興通訊加入了30多個國際化組織,并在國際電聯取得數個新國際標準的起草權和編輯者席位,這樣可在未來技術標準制訂中最大化兼顧公司本身的利益。</P>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誰掌握了核心技術專利,誰的技術可能成為標準,誰就將擁有市場的主動權和控制權。對中國通信制造商而言,不管上面哪一種方式其實質都是一個,即加強技術投入,主動采取相應策略,只有這樣才可盡量避免外界的干擾,專注于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