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電纜光纜委員會周仲麒:向惡性價格戰說"不"
在中國這個尚不成熟的市場中,惡性價格戰可謂屢見不鮮。從家電行業到光纖光纜領域,價格戰已經使很多企業陷入虧損、瀕臨破產的困境。事實證明:惡性價格戰沒有贏家。
由于價格受到需求定律的影響,企業只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因此如果供求矛盾不解決,價格在低位運行的局面將無法解決。對于國內光纖光纜廠商而言,在拓展市場范圍的同時,降低產量將是穩定市場價格的重要手段。
作為光纖光纜廠商,應該理智對待市場份額,把競爭的重點放在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售后服務上,不計成本的惡性價格戰顯然違背了游戲規則,是一種自殺行為。
對產業發展而言,惡性價格戰使產業“失血”嚴重。光纖技術近年來快速發展,產品更新換代不斷加快。中國光纜產業要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必須加大技術開發的投入,進行不斷的技術積累。
但國內企業對于技術開發、加強服務營銷和品牌建設這些能力方面缺乏長遠打算和資金投入。如果不計成本的價格戰再進行下去,一些企業連生存都談不上,更不用說投資于技術開發方面。長此以往,中國光纖光纜產業將永遠落后于國外。
應該說中國當前的商品市場還處于相當不成熟的階段,產品同質化程度太高,很多企業不愿意進行艱苦的技術積累,認為要生存只能拼命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而擴大市場份額的有效武器即是“以價格論英雄”。
過去,很多行業都以資金來決定勝負。從長遠觀點看,這些急功近利的行為是往往毀了自己,也害了整個行業。
對于運營商而言,如果一味追求低價中標,也許從眼前來看會有所收益,但從長遠來看可能也將是受害者。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當市場所接受的價格長期處于廠商保證產品質量合格所必須的成本以下時,廠商毫無疑問將通過降低產品質量標準來降低成本,降低質量標準后的不合格的產品可以被市場接受,那么,市場就將失去優勝劣汰的機能。
因此運營商在利用光纜產品供大于求的降低自己的建網成本時,千萬不要忘記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否則運營商將得不償失。
同時,運營商也應認識到,要獲得一定質量保證的產品就必須付出和這種質量相符合的價格,低于必需的水平,產品品質將無法得到保證。
亨通:整合創新風云再起
任何競爭性的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有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通過洗牌完成對資源和企業的重新整合。亨通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就是企業不斷整合創新的過程。亨通的整合創新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經營哲學,不破不立,有破有立,隨企業的發展而發展,永遠是一個變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亨通把目光及時盯住了國際市場,特別是在開拓國際市場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需求,為企業發展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通過密切關注和研究國內外光電線纜行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的最新發展方向,加大分析國內外線纜技術和市場的力度,收集并掌握了大量信息的最新數據。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發展的步伐。
根據國際采購慣例,組織國際業務部參與全球范圍內的各項大型招標工程,贏得了市場主動權。事實表明,亨通在國際市場上中標率已達50%,充分表明了亨通在躋身國際市場上的遠見。如今,亨通的系列通信電纜、電力電纜、電力光纜、同軸電纜等幾大類產品已先后出口到東南亞、中東、歐洲、美洲以及非洲等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市場出口占有率達8%,為亨通產品在國際市場贏得了聲譽。
用高新技術和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是國家促進工業化結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措施。光電線纜行業盡管引進了許多先進設備,一些企業還只是停留在使用上,沒有消化吸收,科研投入越來越少,因此企業發展缺乏后勁。在今后的競爭中科技實力是決定亨通發展的關鍵因素,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在技術上整合創新,持續不斷地開發新技術,推出新產品,就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
近年來,亨通依托雄厚的實力和領先的技術,獲得國家專利30多項,先后承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5項,國債項目1項,已有8項新項目被國家經貿委列為重點火炬計劃、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和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項目。一些新產品、新技術已經成為亨通集團拓展國際市場的主角。
技術創新贏得市場,人才創新才能贏得未來。亨通將人才整合創新視為實現亨通發展戰略的根本保證。亨通人才整合的顯著特點就是開放性。既有高學歷的專業人才和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也有政府官員棄職下海者和從創業初期從低層摸爬滾打出來的實干家。人們常說"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而亨通就是要成為百鳥來投的"林子"。
北京郵電大學 張治國:找準定位技術先行
2004年,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回暖,光通信產業復蘇已成定勢。光器件作為通信產業領先觀察指標,在光網絡設備市場帶動下穩步發展,同時由于各國運營商對FTTH的推動及建設,總體市場銷量與銷售額均實現了在上一年基礎上有所增長。預計未來3-5年能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
無論是過去的日新月異還是當前的平緩上升,光通信的發展與光器件的發展密不可分。光器件不僅是構筑光纖通信系統的基礎,其工作特性與系統的工作特性直接相關,而且每一種新型器件的出現往往都會有力地促進光纖通信的進步,甚至使其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近年來國外各類光器件的技術性能得到了顯著提高。在光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國內光器件的研制和生產起步相對較晚,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光器件在品種和技術性能方面也有了顯著提高,如在量子阱激光器光纜連接器等領域都達到了國際同等水平。
從產業角度,國外光器件的產業化水平和技術水平是同步發展的,規模生產的技術和效益是技術發展的基礎,而技術的發展又推動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光器件產業在近二十年中已經形成了若干個綜合開發能力較強或產量較大的光器件研發和制造企業,但總體來說仍然處于小規模狀態。
選擇細分市場,嚴格按照其所要求的產品性能、產品質量、面市時間,以及客戶特點等因素來指導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光器件廠商致勝的關鍵所在。
在光器件需求不斷擴大,產業規模逐步擴張的大環境下,國內光器件廠商應該首先在新產品的研發上加大投入與生產力度,以便能適應光通信對光器件不斷提高的性能要求。
同時我國光器件廠商應該注意市場的針對性,對于光器件這個大領域,一定要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在加強規模生產的同時,參照國外企業的發展模式和方向,尋求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
武漢電信器件:搶占市場制高點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器件廠商的管芯依靠進口,武漢電信器件公司掌握了從管芯到器件和模塊的研發技術,并具備大批量生產能力。從而在技術上加強了縱向整合優勢,同時也增強了成本優勢。在以成本、價格和服務為主要競爭手段,以市場份額為目標的成熟行業里,企業要縮減利潤低和銷量小的產品,集中到利潤較高、銷量較大、有競爭優勢的產品上。而武漢電信器件將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重點放在了行業應用廣泛與需求旺盛的分離模塊、155/622Mbps模塊與高速率收發合一模塊等產品上,有效地調整了產品線,實現了重點產品重點項目的優先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從而穩固了自己在光器件與模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的絕對優勢。
由于40Gbps SDH(STM_256)光纖通信設備和系統是光傳輸網的發展方向是光纖通信的制高點,因此武漢電信器件及時預測并把握機會開發成功40Gbps光電收發單元模塊,該模塊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屬于領先技術,將直接應用于40Gbps SDH光通信系統。
當國內行業已成熟時,謀求國際化經營是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武漢電信器件已成為菲利普、西門子、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等知名通信企業的供應商,并通過了日本設備商NEC,Fujistu,Hitachi以及運營商NTT等的廠驗和產品認證;同時還通過美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的代理實現產品向世界其他各個角落的輻射,客戶遍布北美、歐洲、印度、韓國、巴西、日本等國家與地區。2004年1月,武漢電信器件與日本兼松株式會社簽訂了2860萬美元出口合同,創"武漢.中國光谷"成立以來單筆海外合同之最。
通過多年的努力,武漢電信器件目前已穩居國內光器件廠商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2005年武漢電信器件銷售收入預計將逼近4千萬美金。在確保國內市場的同時,不斷地進行國際化的戰略。視野開拓至歐洲北美市場。擁有光通信器件和模塊產品的完備生產能力的武漢電信器件公司也是全球重要的光器件制造商之一。通過致力于為客戶建立可靠的、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光網絡,以"高質量,低成本,快反應,重細節"作為發展宗旨,不斷推出先進的光纖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并為打造光通信產業民族品牌和世界名牌而不懈努力!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毛謙:光傳輸發展應回歸"理性"
當前,我國電信市場正逐步邁上復蘇之路,各項業務需求穩步增長,但不會出現前兩年高速增長的情況,激烈競爭的局面將長期存在,行業逐漸進入"微利"階段。
通信網絡業務的發展趨勢是數據業務快速增長,大大超過話音業務量,并且業務量的增長趨勢并沒有受"泡沫"的影響,它只取決于人們的經濟條件和需求。發達國家以服務業為主收入。目前光網絡設備市場已走出低谷,如光傳輸設備,預計全球2006年可達100億美元,2008年達150億美元。
今后的十年,光網絡技術仍然是以現在已有的技術為出發點。光網絡正從高速大容量傳輸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要求光網絡更靈活、面向用戶和成本更低。光網絡的智能化會直接影響到系統設備的市場競爭力乃至整個網絡的生命力。
光骨干網除了智能化外,發展的另一趨勢是擴展傳輸光纖的可用帶寬,采用ULH技術,延長無再生中繼距離。而城域網則以基于SDH的MSTP進行演進,擁有更豐富的多業務承載能力,并逐步向ASON演進。光纖到戶是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帶寬需求的接入技術,是國家和社會根本信息化程度和競爭力的體現。也深刻影響了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
光通信市場如同"大浪淘沙"。在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傳輸設備商應該抓住機遇,積極關注客戶需求,在加快資源整合力度的同時,加大業務創新,努力為運營商的網絡建設提供成熟的產品和可盈利的解決方案。
從我國電信市場長遠發展來看,總體上依然會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尤其是隨著數據業務的飛速發展,寬帶應用的不斷普及以及3G建設的即將啟動、光纖到家進程的日益臨近以及北京奧運的牽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戰略的實施,這一切都給寬帶產業鏈上的設備制造商、內容提供商和電信運營商注入無限活力,同時也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但另外一方面也應該看到:目前電信市場的全面開放和運營商之間競爭的日益加劇使利潤正進一步向產業鏈下游稀釋,微利化將是長期趨勢。與此同時,設備制造商之間的市場爭奪戰也是愈演愈烈,尤其是一些新進入者不計成本的滲透使原本激烈的競爭更是不斷升級。面對機遇與挑戰同時存在的市場環境,國內設備商在立足主業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資本運作,開辟新的產業領域,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實力。
烽火通信:深化客戶戰略探尋共贏之路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烽火通信以"應用、服務、盈利"為指導原則,積極深化客戶戰略,努力加強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業務創新、致力于為運營商提供成熟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和可持續盈利的解決方案,與客戶走共贏發展之路。作為國內主流設備供應商,烽火通信一直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努力將技術的先進性、前瞻性與用戶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通過個性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近幾年,烽火通信在光網絡核心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上多次取得了重大突破,顯示出烽火通信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和領先的技術優勢。針對骨干網大容量、高速率、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烽火通信所承擔的"TbpsDWDM傳輸系統研制(80×40Gb/s)"課題順利通過863專家組驗收,全部測試項目均達到或優于指標要求。
正是這種對技術永無止境的追求,對滿足用戶需求的不懈努力,使烽火通信具備了強大的競爭實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贏得了更多的主動權。烽火通信不僅在技術創新上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而且在市場推廣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先進成熟的產品技術和優秀的全套解決方案廣泛服務于各大運營商的網絡建設,為我國民族通信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級干線市場歷來是檢驗通信設備制造商整體實力的重要籌碼。雖然前兩年我國電信市場處在行業低谷時期,但烽火通信以其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強大的綜合競爭實力在低迷的市場中逆風飛揚,頻頻中標國家基礎干線項目,顯示出了新時期民族通信企業的獨特風采。
同時,烽火通信的高端光網絡產品FONST 2500/W1600系統獲得了大規模的商用,相繼服務于數十條國家一級干線,進一步鞏固了烽火在核心光網絡領域的地位。
摘自:中國激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