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訊】“至少有40億元的數據通信網絡設備超過了保修期,而且每年還將遞增20億元的過保設備?!敝刑珨祿ㄐ庞邢薰究偨浝碇軇傔@樣告訴記者。那么,這些過保設備該怎么辦?
7月12日,承載著超過200萬用戶的北京網通ADSL和LAN寬帶網同時大面積中斷,4月11日,中國電信部分省市的寬帶網絡也曾發生類似的長達30分鐘的斷網事件,硬件維護的重要性再次為運營商敲響了警鐘。那么,對于過保設備的日常維護到底交給誰才放心?
驚人的賬單 伴隨著2002年前后出現的網絡擴容高潮,今年,運營商迎來的將是大規模過保設備的續保問題。
“續保真是件難事!”中國聯通數據部運維處處長趙文革告訴記者,“主要是資金與經驗的問題”。出乎預料,一向被認為財大氣粗的運營商也開始擔心設備的基本維護費用。據賽迪顧問電信咨詢總監繹明宇分析,一方面,作為海外上市公司,各大運營商面臨日益嚴重的競爭壓力,已經開始著手利用IT服務控制運營成本,并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網絡大規模擴容時代的設備到今年超過保修期限的設備開始出現爆炸性增長,續保維護費用將再也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數字。
那么續保費用到底會有多少?有人算過這么一筆賬:按照2001年到2002年全國運營商大規模擴容的高潮期而言,數據設備的保質期一般是三年,那么2002年以前建設的電信骨干網、各省的二三期以前的設備,移動的一二期以前的設備,網通骨干網等工程中的設備,聯通二期以前的設備都已經基本超過保修期限,預計僅過保的數據設備的金額就高達40億元,而今后每年新增的設備過保金額還要遞增20億元。由于這些過保設備都承擔著重要的數據業務,穩定性要求很高,因此,運營商在設備過保后都將購買續保服務。一般,續保金額為設備金額的5%~8%,也就是說,目前的續??傤~可以達到2~3億元,并且每年會遞增1億元。具體到各個運營商而言,由于他們的網絡環境和部署時間的不同,對于續保的具體金額也會有所差異,但從聯通目前的狀況可見一斑,趙文革就表示:“聯通目前需要用于數據設備續保的費用甚至已經超出了每年這些設備的維護預算總額?!?
我被上了套
運營網絡正在從規模數量型轉向規模效益型,不管是運營商還是設備商與集成商,都意識到了服務的重要和利潤的可觀。
近期,朗訊、愛立信、西門子等原廠商以及中太數據、華勝天成等系統集成商都抗起了服務的大旗。以前,運營商在大規模網絡擴容階段并沒有認真考慮過設備的后續服務,那時所有的費用都伴隨著項目工程,設備維護與服務自然也就被包進了合同,只是設備的保修年限是明明白白的。在保修期內,運營商過于依靠原廠的服務,而過保設備如何保障卻并沒有仔細考慮過。
“沒想到續保費用會如此高昂,更沒想到這個市場也有壟斷?!甭撏ǖ内w文革還透露了續保市場中又一另人擔憂的現象:正如網絡擴容建設初期,設備選購被國外廠商所壟斷一樣,在如今某些設備的后續服務市場,壟斷再次重演,無疑使本以費用高昂的續保市場雪上加霜。一般情況下,運營商面對續保設備都會有兩種選擇——原廠服務和集成商服務,兩者各有利弊,互相競爭。但是,部分國外設備廠商為了從后續服務中賺取大筆利潤,不愿意在中國培養本地合作伙伴的服務認證體系,迫使運營商在面對這些關鍵設備的續保服務時只能選擇購買原廠服務。以美元和小時為單位的費用高的驚人,加上大量過保的設備需要維護,“我被上了套!”運營商面對這種壟斷服務都叫苦不迭。趙文革表示:“我們呼吁的是服務市場的開放,也呼吁從政策層面對這種壟斷服務加以干預?!庇捎跀祿W絡產品相比傳統的電信設備更新速度更快,甚至有相當一部分設備或備件在三年保修期過后已經被原廠商停產,使續保壟斷市場更為另人擔憂。
資金vs.風險
如何尋求資金與風險的平衡點,讓網絡在較低的運營維護成本上也能保證穩定與可靠的運行,是運營商續保過程中面臨的根本問題。?
在續保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運營商開始考慮成本控制。中太數據的周剛認為,由于大規模過保設備大潮剛剛到來,所有運營商和續保服務提供商(原廠商和集成商)都缺乏本土的續保經驗,但本土集成商在服務能力與備件支持上的加強也讓運營商看到了競爭帶來的甜頭。據悉,目前運營商續保服務業已從過去的基于故障的設備更換,發展到對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出要求,從服務模式的“一刀切”到劃分服務等級。例如骨干網與接入網所需的服務等級不同,設備本身出的問題肯定是原廠商解決最為專業,對于核心等級的設備將沿用原廠商的續保服務,而對于一些非實時要求或相對低端設備的續保已經嘗試交給系統集成商。
繹明宇表示,不論是哪方提供續保,都將由具有同樣認證體系資格的人員負責,從理論上并不存差異性。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替代原廠商的續保方式使設備維護方發生了變化,本身就存在責任上的風險。
繹明宇表示:“如今的運營商已經認識到系統運營全壽命期總運營成本的重要。在談判模式上,運營商將把硬件、軟件、技術支持服務等納入統一的談判框架,追求總成本下的性價比最優?!狈駝t,很容易出現看似項目初期投資成本低,但在后續維護、升級及改造上需要付出巨大的運行成本和資本開支的現象。此外,在續保的合同簽署中,運營商也開始嘗試新的做法。聯通集團在半年前剛剛簽署了一項全國范圍的續保合同。趙文革表示,目前運營商開始嘗試“統談分簽”的續保模式,即在總部與續保提供商統一談判,限定并指導大體框架與原則,各省再根據自有情況簽署合同。
運營商的網絡承載著大量的重要數據,對于日常網絡維護的規范化、標準化,是運營商規避網絡風險的有效途徑。事實上,在數據業務飛速發展、IP承載網獨領風騷的今天,過保設備的續保工作作為新近突顯的問題,正在被運營商當作一項重要的任務在不斷完善和強化之中。
來源:光纖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