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G時代甚至是B3G、4G等,光將成為最主要的傳輸方式,這一點已經得到了業界的普遍承認,產業界也一直在有條不紊地推動著光通信技術的研發。有些專家曾表示,未來將是“光”的天下。然而,事實的情況卻是,這幾年光通信發展一直不瘟不火,除了偶爾的光纖反傾銷事件加以點綴之外,市場上幾乎鮮有光通信的影子。是什么阻擋了光通信前進的腳步?是誰綁住了光的“翅膀”?
市場與現狀之結
光纖通信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在經歷了1980年代的起步期與1990年代的成長期后,迅速在全球高速發展。然而,新世紀開始后的2001年至2003年,由于互聯網泡沫的擠壓,光通信市場出現嚴重蕭條。各國為拉動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信息產業的發展,都將視線轉向光纖到戶(FTTH)。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從2003年開始,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地的光纖到戶市場呈現了蓬勃發展之勢。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的預測,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光通信設備出貨量將快速成長,因為電信市場的正面發展,將有效地刺激光通信設備市場的出貨量。預測指出,2005年上半年,光通信設備銷售額約為437億美元,與2004年同期持平。預計下半年銷售額成長速度將會加快,達到490億美元,較2005年上半年成長12%。由于上半年電信設備銷售額成長緩慢,預計2005年全年銷售額將達到928億美元,僅比2004年的903億美元增長2.7%。
那么動力來自哪里呢?分析師指出,快速成長的企業千兆以太網絡的成長,以及運營商家庭寬帶業務的拉動,將是光通信成長的主要動力。目前,大多數運營商尤其是固網運營商,都在逐步實施自身由傳統的語音通信服務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角色的轉變,未來的三網合一(Triple Play),將導致運營商開始進行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推廣多媒體服務,這些將直接拉動光的成長。
價格已經不是問題?
“現在價格已經不制約光纖到戶了,以前1000多元的激光器接收模塊,現在只要200元,光纖也降到每公里120元左右,這為光纖到戶創造了條件?!敝袊こ淘涸菏?、著名光通信專家趙梓森對光的未來充滿信心。
在經歷了光通信領域的“寒冬”之后,業內各方都意識到光纖到戶所暗藏的長遠利益。目前,我國的寬帶接入幾乎還完全基于銅線,光纖引入家庭的用戶數基本為零,這更為光通信提供了無限發展空間。
專家預言,北京到2006年甚至更早,就要初步實現光纖到戶(FTTH);至2008年,全國大城市也將可能實現光纖到戶。另外,北京奧組委已經宣布,2008年前將投資66億美元擴展和升級電信網絡。上海則提出,2010年前該市電信營業收入由現在的100多億元增至435億元,將不可避免地要大規模擴展和升級電信網絡。而中國各類運營商對光通信的興趣也在不斷增長,中國電信、網通等早已開始光通信技術的研究,希望建設全國FTTH網絡。而專家也表示,隨著光通信產業化和規?;耐瓿?,一旦用戶數量出現大幅度增長,光通信的成本也會迅速下降,未來FTTH接入方式的接入費用就能夠達到同ADSL接近甚至相同的水平。
需求還待挖掘
有人形象地稱FTTH為高速公路,公路修好了,是不是有那么多的車可以在上面跑呢?
實際上,目前國內大量的計算機用戶,其應用大多是上網瀏覽新聞、聊天、收發電子郵件等,而使用視頻點播業務的很少,并沒有真正應用寬帶業務,因此這些用戶只需ADSL甚至撥號上網就可滿足需要。同時,寬帶產業鏈尚未真正形成,網絡提供商、內容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共同構成寬帶業務的產業鏈,只有各個環節均能協同發展,這條產業鏈才算真正形成。而目前,運營商只注重提高寬帶上網速度,而忽視了寬帶內容服務的開發。
來自賽迪顧問的分析顯示,作為推動下一代光網絡發展的根本動力,下一代業務將主要集中在在線網絡游戲、在線影視、IPTV、遠程醫療、遠程教育、視頻會議、可視電話等業務上,它們的共性就是從傳統的語音、數據分離業務向語音、高速數據和實時圖像相結合、向多媒體視訊化方向發展。
從國外的發展情況來看,早在2004年開始,FTTH在日本和北美開始規模應用,發展非常迅速,從而成為低迷的光通信市場的亮點,甚至被業界公認為光通信重新崛起的最大驅動力。受國外的影響,我國在一些地區(如武漢)也開始了小規模的FTTH試驗,一些運營商(如北京通信)甚至開始了FTTH的試商用。
來源: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