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有如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最制約ASON前行的標準滯后,如今已烙下深刻印章。然而標準制定者們仍心存希望,因為國際和國內的標準化進程已如商用一樣進入快速落實階段。
國際標準化情況
在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技術進行研究跟蹤的主要國際標準化組織包括ITU-T、OIF和IETF,各標準化組織之間既有重疊,又互為補充。
ITU-T是通信行業主要的標準化組織,它在ASON領域的主要工作是定義了一個標準的自動光網絡體系結構,與其他標準化組織的不同在于它是從整體結構的角度研究光網絡,之后再決定如何實現。ITU-T主要負責ASON體系結構方面的內容,另外它在分布式呼叫與連接管理、路由協議、自動發現等方面給出了框架結構與協議規范,還對鏈路管理、連接允許控制、管理平面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OIF主要關注客戶端,在ASON技術領域主要制定接口標準UNI,NNI,目前主要關注的是IP客戶端,規范UNI,NNI尚在進行當中,I-NNI有了一個初步的定義。目前已經完成了UNI1.0信令規范、UNI1.0信令規范Rel.2、UNI1.0計費的CDR、UNI2.0、UNI和NNI的安全擴展和運營商內部的E-NNI信令規范。
IETF的GMPLS及相關工作組主要工作是定義用于智能光網絡的控制協議。它提出了通用多協議標記交換(GMPLS)的一系列標準草案,包括信令協議(RSVP-TE/CR-LDP)、路由協議(OSPF)、鏈路管理協議(LMP)等??紤]到運營商和網絡實現的需求,IETF正致力于使GMPLS不僅支持對等模型,而且支持重疊模型。
為此,IETF開始考慮借鑒ITU-T和OIF的工作,使其GMPLS協議族更具完整性。
國內標準化情況
ASON在國內標準化正在進行中,從2002年起,中國通信標準協會傳送網工作組確定啟動我國ASON系列標準的制定工作。國內ASON標準的制定主要依據ITU-T的框架結構和相關建議,同時兼顧IETF和OIF的相關規范。目前《ASON技術要求第一部分結構和功能要求》即將報批、相關信令要求、DCN要求、設備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已經立項開始制定,預計在明年可以完成這些規范,同時啟動路由等技術要求的制定工作。
ASON標準展望
目前對ASON的標準化工作活躍,國際標準化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總體框架方面已經基本規范完成,但是其他具體標準化工作的完成和完善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主要體現在體系結構、路由、自動發現、鏈路管理協議、控制平面管理等幾個方面,另外對于管理平面的規范滯后于傳送平面和控制平面。
在體系結構方面,G.8080已經給出了比較完善的ASON體系結構,ITU-T還在進一步地完善G.8080中部分功能結構,并進行定義的澄清工作;在路由方面,域內的路由協議比較成熟,但是對于域間路由協議,還存在一些問題;在自動發現方面,由于各個標準化組織對此理解不十分一致,ITU-T今年最新通過的G.7714,還存在大量的研究點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在保護恢復方面,ITU-T還沒有與之對應的規范給出,IETF等有一些相關的要求。
ITU-TG.7718對ASON管理平面進行了規范,但是目前對控制平面的管理還不是很成熟,迫切需要對控制平面的管理功能、接口、信息模型等方面進行規范;目前UNI1.0已經有Rel1和Rel2兩個版本,UNI2.0也在制定當中,OIF也對UNI接口的互通性進行了測試,驗證其成熟性。E-NNI接口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規范,目前尚不成熟。
國內的標準化工作主要注重實用性,關注對設備應用和開發影響較大的標準,目前基本完成或已經立項。同時各個廠商存在對同一個協議的擴展和理解不一致的情況,這將是下一步標準化工作的內容之一。相信通過各個標準化組織的不斷努力,自動交換光網絡的技術標準也會逐步走向成熟,指導設備研發和網絡應用。
----《通信世界》
作者:張海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