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國家信息產業部公布了 1-4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運營情況: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增長繼續好于規模增長 。1-4月各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明顯高出去年同期水平。1-4月全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收入11043.4億元,同比增長32.2%;工業增加值2319.7億元,同比增長33.4%;利稅總額513.4億元,同比增長25.7%。
一、全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全行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規模增速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今年1-4月全行業經濟運行快速發展,全行業銷售收入和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均超過32%,其中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的9.4%,在全國工業增長的16.7個百分點中拉動了2.8個百分點。
從
電子信息產業排名前五(按銷售收入排序)的行業看,通信設備制造、電子計算機、電子元件行業增速與上月基本持平;家用視聽、電子器件行業增速分別比一季度提高3和3.9個百分點。
(二)效益增速雖有所放緩,仍超出規模增速。1-4月全行業完成稅金總額143.8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利潤369.6億元,同比增長33.3%,增速雖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仍高出全行業銷售收入增速1. 1個百分點,利潤增速對比去年同期的負增長提高了35個百分點,比同期全國工業平均水平高出11.2個百分點。全行業共有虧損企業4522個,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81個;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8.9%,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
全行業利潤增速有所放緩的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對全行業利潤起到明顯帶動作用的4個行業截止到本月除電子元件行業利潤增速繼一季度仍有所提高外,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電子器件行業利潤增速分別比一季度下降了27.8、20.1、40.7個百分點。
(三)電子元件行業實現利潤首次位居各行業之首。電子信息產業打破以往單純到通信行業拉動利潤的局面,電子元件行業替代通信設備行業,實現利潤位居各行業之首。1-4月電子元件行業實現利潤99.1億元,比通信行業多完成4.3億元,占全行業比重26.8%,同比增長61.5%,高出全行業平均水平28.2個百分點。該行業實現銷售利潤率為5.4%,高出全行業利潤率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受投資滯后因素的影響,2005年電子元件行業投資額達到408.4億元,占
電子信息產業投資比重的27.8%,從投資額來看是
電子信息產業第一大投資行業,投資增速達48.4%,比全行業平均增速高出26.7%。
從細分行業看,電子元件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依靠電子元件及組件制造和印刷電路板行業的帶動。
1-4月電子元件及其主要細分行業實現利潤情況
|
利潤(萬元) |
增速% |
高出全行業平均水平 |
電子元件 |
991099 |
61.5 |
28.2 |
其中: |
|
|
|
電子元件及組件制造 |
565394 |
52.6 |
19.3 |
印刷電路板制造 |
281392 |
75.2 |
41.9 |
(四)大部分電子產品保持大幅增長,個別傳統產品難以扭轉負增長局面。從部監測的重點產品看,手機、液晶電視、微型計算機、顯示器、集成電路、數碼相機等產品生產增速都超過30%以上;小靈通、錄像機等產品依舊呈不斷下降趨勢;彩色電視機的增速雖有所上升,但仍沒有改變負增長局面。這主要是受CRT彩電的影響,1-4月全行業共生產CRT彩電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
(五)軟件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1-4月軟件行業實現收入902.5億元,同比增速38.2%,比去年同期增速高出2.8個百分點。軟件服務與系統集成保持高速發展,其中服務業實現收入159.6億元,同比增長64.1%,高出軟件行業平均水平的25.9個百分點;系統集成實現收入260.1億元,同比增長42.9%。軟件收入排名前三的軟件地區依次為北京254.7億元,廣東159.7億元,江蘇131.9億元,三地合計收入達到546.3億元,占全部軟件收入的60.5%。
來源:信息產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