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vcdhi"><strong id="vcdhi"></strong></tr>

    <td id="vcdhi"><ruby id="vcdhi"></ruby></td>

    <track id="vcdhi"><ruby id="vcdhi"><menu id="vcdhi"></menu></ruby></track>

    <acronym id="vcdhi"><label id="vcdhi"><address id="vcdhi"></address></label></acronym>

  2. <td id="vcdhi"></td>
  3. <track id="vcdhi"></track>
    <pre id="vcdhi"><label id="vcdhi"></label></pre>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侯自強、闞凱力狂批中國電信業 稱上3G等于犯罪

    摘要:   【編者按】“非主流電信專家”,是侯自強、闞凱力對自己的稱謂:一位是“從IT、互聯網角度看電信”,另一位則被稱作“大炮”,甚至被當成“另類”。   電信業已經告別高速增長的年代,甚至可能迎來

      【編者按】“非主流電信專家”,是侯自強、闞凱力對自己的稱謂:一位是“從IT、互聯網角度看電信”,另一位則被稱作“大炮”,甚至被當成“另類”。

      電信業已經告別高速增長的年代,甚至可能迎來寒冬——兩位“非主流專家”做出這個判斷的同時,不約而同的把矛頭指向了傳統電信業的“痼疾”。

      一、“帶圍墻的花園”擋不住“電信寒冬”

      電信業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期,而更大的問題是,面對IP互聯網技術的沖擊,傳統電信業仍然在消極抵制。

      以前的每一次技術變革,都為電信業帶來了高速增長。但惟有互聯網技術革命,不是電信業的福音,而將是一次顛覆。

      運營商在壟斷機之下建立的“帶圍墻的花園”,不可能抵擋“電信業寒冬”的到來,一些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已經走到了技術進步的反面。

      運營商利用先進的IP技術,最終還是想要做一個“封閉的”花園。他們始終跳不開傳統電信業的思維定勢,也就是不愿意看到互聯網業所帶來的新的變革。這是導致電信運營商可能迎來寒冬的關鍵因素。

      設備制造商如果想日子過得好一點,恐怕也要看清大方向,再繼續綁在電信運營商的這棵樹上,恐怕將來不好乘涼了。要轉變市場方向,這是核心的問題?,F在很多制造商巨頭,日子過不下去了,就紛紛合并,這只僅僅只能延續它的生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主持人:從目前全球通信巨頭重組、國內產業缺乏投資增長點、海外市場遭遇阻礙等情況來看,我們是否能夠做出“中國通信業可能即將迎來寒冬”的判斷?

      闞凱力:我完全同意“中國通信業即將迎來寒冬”的觀點。傳統的電信業壟斷體制行將崩潰。IP技術代表著電信業發展的未來,同時也挑戰著傳統電信業運營模式。事實上,就目前的情況看,電信業僅僅是“剛到11月”,真正的“三九寒冬”還沒有來。

      侯自強:可以肯定的是,電信業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期的暴利時代。更大的問題是,面對IP互聯網技術的沖擊,傳統電信業仍然在消極抵制。我們注意到,歷史上每一次通信技術變革,都為電信業帶來了高速增長。但惟有互聯網技術革命這一次,將會帶來一次顛覆。

      1998年,國際電聯就承認電信網絡將走向分組域,這也從根本上肯定了電信網絡演進的IP方向,此后,才有了具有IP屬性的IMS和NGN。但是,電信運營商從根本上來說,可以接受IP,但是不會接受互聯網。

      前不久,在一次NGN大會上,我就曾經聽到一個頂級設備廠商的高管說,“IMS就是為運營商實現利益最大化”。從這里我們能看到,傳統運營業雖然開始認識到必須轉型,但實際上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在運營商利益與消費者利益之間作權衡之后,運營商仍然要維護自己在壟斷時期建立起來的“帶圍墻的花園”,這也注定一些傳統運營商站到了技術進步的反面。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帶圍墻的花園”根本不可能抵擋“電信業寒冬”的到來。曾經聽人說,運營商選擇IP互聯網技術,可能是“自殺”,但抗拒這一技術潮流,最終會被市場淘汰,無異于選擇“他殺”。終歸是“死”,運營商應該積極的面對IP技術革命。

      主持人:兩位專家剛才提了很多技術進步跟電信運營的關系,包括國外大的環境,主要談的是運營層面上。下面探討設備層面上的問題,在去年底,3G、IPTV曾經被廣泛看作是2006年國內的投資熱點。但最終都沒有熱起來。這其中的根源是什么?

      侯自強

      IPTV等沒有成為大規模投資的熱點,我認為主要還不是政策問題。

      無論是3G和IPTV, 我一直在講是不是真是你市場所需要的。3G也好,IPTV也好,最急的是誰?不是運營商,更不是消費者,而是設備制造商。3G不上,IPTV打不開,最傷腦筋的是設備制造商,這個原因是什么?就是這個市場的成熟還需要有一個過程。

      另外,當初發展某個產品的思路,是不是符合市場的需求是有問題的。3G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那個時候還沒有互聯網?;ヂ摼W是94年才實現商業化,所以3G出來就是移動的寬帶,是ATM為基礎的。等到它出來以后,互聯網火了,它現在就想改,改成IP。在2000年左右美國的CTIA,就是美國移動通信產業聯盟理事會在北京開,我去了,提了一個問題,所有的都是美國幾大設備制造商,運營商的頭都在,沒有人能回答。當時德意志銀行一位女士說你們要這個說不清楚,我憑什么借錢給你們。

      另外,互聯網不斷實現技術和模式的變革,以及電信運營業整個的轉移,使得3G也不斷改變,商業化的開始是R99版本,現在國際上大量使用的就是R99,那個完全不是IP結構的。到了R4,核心網開始IP化,再到R5、R6,一版一版不斷地演化,想往IP靠攏。最后還是沒靠好,現在就搞了一個叫LTE了,準備通過大改造,基本實現IP化,但是,最關鍵的是,運營商利用這些技術,最終還是想要做一個“封閉的”花園。他始終跳不開這個市場定勢,他們始終沒有擺脫電信的傳統思路,不愿意看到互聯網業所帶來的新的變革。我想,這是電信運營商可能迎來寒冬的關鍵實質。

      為什么中國的寬帶叫了這么多年推不動,一到ADSL降到三四百塊錢了,一下子就大發展了。我們的發展思路和市場需求是不是一致,表現得是越往下發展,用戶要的是維護互聯網,可是電信業總想把它拉回。比如IPTV,你提供一個和有線電視一樣的IPTV,誰會要你?

      主持人:最近的幾個月,阿爾卡特與朗訊、西門子與諾基亞,這些曾經叱咤風云的產業巨頭,被迫走上了合并的道路?,F在,大家都在談論,北電何時被摩托羅拉合并。頻繁出現產業的合并重組,是否也說明了市場的緊縮和不景氣的來臨?中國通信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怎樣才能過的更好?

      闞凱力:以前的通信設備制造商所盯住的客戶市場就是運營商,運營商日子不好過,它想日子好過,恐怕也就難了。比如,中國干線光纜平行的都是七八根,實際上一根光纜就夠了,再指望鋪多少干線光纜,不可能了,現在都用不完了。這個情況就使得設備制造商它的市場在萎縮,它如果想活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轉變市場,轉變市場方向。國際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是案例,朗訊和AVAYA分家的例子,朗訊被人們看好,因為大家都認為朗訊的客戶是運營商,能夠實實在在的賺到錢,而AVAYA最初則不被人看好,因為面向的是互聯網設備市場和企業市場,但是AVAYA現在做VOIP,在國際市場做得很大。

      這說明,設備制造商如果想日子過得更好一點,恐怕也要看清大方向,再繼續把綁在電信運營商的這棵樹上,恐怕將來不好乘涼了,要轉變市場方向,這是核心的問題,制造商要想日子過得好,要轉變市場方向,同時要轉變自己的產品方向,更好為設備服務,為用戶服務?,F在很多制造商,國際上最有名的巨頭,日子過不下去了,而紛紛合并,這只不過是僅多能延續它的生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侯自強:電信制造業的競爭肯定是越來越激烈,現在是希望從規模上出現合并的高潮,對中國,中國的設備制造商,像華為、中興,如果我們看這兩家,這兩家基本上采用走出去的戰略。他們外銷的收入占的比重可能超過國內,因為他們的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還是十分強的。這個戰略應該講還是對的。對中國企業來講,走出去戰略,我們的東西對發展中國家更容易接受,應該有很多的優勢。

      另外,在中國農村市場仍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我們中國有4億手機,中國城市是百分之九十幾,再往下拓展肯定是向農村,這個市場會有一個變化。

      二、“非主流觀點”:上3G等于犯罪

      如果我們把3G看成是一次“改朝換代”,那是錯誤的,靠3G掀起一次消費高潮也是不可能的。 今天的2G,城市里93%的手機普及率,已近飽和,而在農村推3G,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選擇在部分成熟的城市市場中向3G升級,這是我的基本判斷。這就決定了中國3G是逐漸的轉換過程,不會帶動一次大的建設投資高潮,充其量也就是每年移動通信的更新投資而已。

      我不擔心TD還有多少東西沒過關,還有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只要想解決,都不難。問題是3G怎么推,現在就說不清,TD自然也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如果我們重新建一個全國范圍的3G網,肯定用“災難”兩個字來形容,這樣的3G網絡是不可能跟2G去競爭的。

      TD的問題本質不是技術問題,關鍵是整個3G有沒有市場,有沒有需求的問題。

      國內外3G的發展中,都廣泛存在產業鏈倒置的問題——3G最著急的是制造商,然后運營商很猶豫,消費者根本不買帳。

      我們承諾數字奧運,但并沒有承諾過3G奧運。

      3G重新鋪網是不可行的,但是在2G基礎上,在局部區域內,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通過雙模手機終端以及上網卡來推動,是有可能的,而且有一定的競爭力。

      主持人

      電信業的發展,各位網友也聽到了兩位教授說了不同的藥方,闞教授說轉變市場戰略,侯教授談到走出去包括新的方向的想法。下面進入第二個話題關于中國3G,中國3G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上周搜狐IT主要報道了關于TD測試的最新進展,獲得最新消息,從通話接通率來看,TD通話接受率只達到40%,國家很支持TD,但是TD的發展很難盡如人意,其中的癥結是什么,兩位怎么看這個問題?

      侯自強

      我想3G的問題,今天很多人把它看作是國家要支持TD,TD不行,我們就不動了。

      如果我們把3G看成是一次改朝換代,那是錯誤的,靠3G掀起一次消費高潮也是不可能的。今天的2G,城市里93%的手機普及率,已近飽和,而在農村推3G,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選擇在部分成熟的城市市場中向3G升級,這是我的基本判斷。

      3G推不動,TD自然就推不動。TD是不錯的,是中國在國際標準得到承認,國家要支持也是對的,問題是現在來講,因為3G本身就有剛才說的問題,而TD又跳不出3G的框, 我不擔心TD還有多少東西沒過關,還有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只要想解決,都不難。問題是3G 怎么推,現在就說不清,你TD怎么辦,問題在這個地方。因為3G今天來講,如果我們從頭到尾全國各地建一個3G網,肯定用“災難”兩個字來形容,不可能跟2G去競爭的。

      最聰明的戰略是, 2G的運營商看哪兒成熟了,就上3G、送手機,但這是逐漸的轉換過程,不會帶動一次大的設備投資高潮。

      闞凱力:TD的問題本質不是技術問題,關鍵是整個3G市場在哪里,這點我同意侯總的說法,整個3G有沒有市場,有沒有需求的問題。

      只要有市場,有需求,什么樣的技術都可以克服。像80年代中期,我們開始上程控交換機,在交換方面在全世界走在前面的。但是關鍵的一個前提,這確實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大規模的需求。

      無論是TD也好,還是WCDMA,或者CDMA2000也好,都不是技術上成熟不成熟的問題?,F在講到3G的產業鏈,源頭是社會的需求,消費者的需求,然后反映到運營商,運營商再推著制造商。但是,現在變成產業鏈倒置,3G最著急的是制造商,運營商很猶豫,消費者根本不買帳。

      消費者只要能打電話就行,誰便宜我就用誰的,不管3G也好,2G也好,與此如此,真要推廣帶業務,3G的性能非常有限,每秒鐘就是幾百K,還不如推無線局域網覆蓋。

      主持人

      大家談論中國會在2008之前上3G,理由是奧運會。中國3G奧運會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如果我們為奧運會上3G,那么對于產業經濟,3G的價值又何在?3G是否會成為拉動中國通信業增長的良藥?

      侯自強

      3G第一寬帶不夠,用戶體驗和2.5G沒有太大的區別,另外是收費太高。我們注意到,日本KDDI搞了一個3G包月,用戶數猛升,一下子變成新星,追上了NTT DoCoMo,NTT DoCoMo今年不得不也搞3G包月,這樣,“帶圍墻的花園”圍不住了。

      3G的R5版有一個HSDPA就是高速下行電路,把無線電路分組化,這樣速率提出到10多兆了。即便中國要上3G,按我的觀點就得上到這步來。應該支持HSDPA,如果這樣,會有一定的市場,我們會發現一點,在無線技術中間有一個殊途同歸的問題,今天的3G發現不對就改了,這一改的結果是和WiMax一樣的技術。從無線技術演化看就是殊途同歸,3G從移動往寬帶演化,無線接入是寬帶往移動演化,最后是采用相同的技術實現相同的目標,對的是同一個市場。

      演化趨勢是這樣的。問題是我們怎么樣能夠根據發展趨勢,調整我們的產品,使得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滿足市場的需求,能夠達到那點。

      主持人:闞教授您也曾經明確提出3G必虧論等觀點,您怎么看中國3G和奧運的關系?

      闞凱力:我們承諾數字奧運,但并沒有承諾過3G奧運。兩三年前,北京奧組委專門發表一個聲明說,北京奧組委對3G沒有態度,沒有提出過3G奧運。

      從提供無線寬帶服務角度來講,不如干脆一步到位,建設無線局域網就可以了?,F在北京有線寬帶都是包月的,ADSL也好,機頂盒也好,一個月一百來塊錢,移動運營商也可以這樣。我看,這樣運營商沒準日子好過了。

      實際上,這等于自覺打破原來縱向整合,從物理層一直到應用層的縱向整合。這是出路的正道。

      主持人

      目前,在北京的四環路等一些區域,已經能夠收到3G信號。這其中涉及到怎樣建設中國3G的問題。TD該怎樣部署?是否會像人們說的那樣,邊測試、邊部署、邊放號,走類似小靈通一樣的道路?

      闞凱力:中國根本就不應該去大規模地部署3G,一個是成本高,第二沒有現實的需求。如果我們要滿足社會上尤其是大城市,發達地區的無線寬帶的應用需求,或者是用來縮小數字鴻溝,比如西部地區廣域的覆蓋,提供一些電信基礎設施,也不用3G,而是直接就用無線寬帶覆蓋就可以了,這是正道。

      侯自強:移動運營商在3G方面必然傾向選擇HSDPA,TD的發展必須充分注意到這個趨勢。前兩年,我就說TD如果抓緊搞HSDPA,將來競爭力會大大增加。TD發展HSDPA,,滿足一定的市場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個前提是,成本要大幅度下降,另外雙模手機的成長要達到跟今天的單模手機相當的價格,達不到這個標準就推不動。

      3G重新鋪網是不可行的,但是在2G基礎上,在局部區域內,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通過雙模手機終端以及上網卡來推動,是有可能的,而且有一定的競爭力。

      三、海外并購拒絕“形象工程”

      走出去,從戰略發展來看,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現在看來,愿望和能力中間還是有距離的。中國公司海外并購,即使完成并購,在后來的經營中也大都出現了“消化不良”的問題。

      中海油的“走出去”,主要目的是占據石油這個戰略資源,這是出于我們國家的能源戰略,而不僅僅是一個企業行為,所以,國有企業的海外拓展,不僅僅是企業行為,更重要的是執行國家政策和戰略的需要。

      運營商往往比制造業更容易受到海外市場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限制,甚至貿易壁壘。這方面尤其要慎重,真正把情況徹底搞好,調查好,了解好,然后再采取相應的措施。政府在這方面要充分起到“大股東”的角色。

      主持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最近頻繁在海外合作領域出手。最為引人關注的,無疑是中國移動收購MILLICOM的大膽嘗試。事實上,此前其他行業中的中國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都曾經“出?!辈①?。但遺憾常有,成功鮮見。這么多次的嘗試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哪些教訓?>

      侯自強

      國際化,走出去,從戰略發展來看,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有了這個技術能力,有了財力,你勢必要往外擴張,但是,愿望和能力中間還是有距離的。

      第一,并購這種方式是否可取??梢钥吹?,中國公司并購外國公司,如果我們算上IT業的話,目前最成功的應該講還是聯想,其他幾家的并購都出現了“消化不良”的問題。包括當年網通并購亞洲網通,消化不了,現在也賣掉了。

      當然,海外擴展有一個過程,其中的學費要交,要吃虧要鍛煉,這個過程我認為是不可避免的,必須得走這一步。如果看國際上的,西班牙電信在過去十年中間的輝煌成就,特別是南美這一大片全吃下來了,國際擴張確實做得很好。中國現在開始想做這個事,這個路是對的,但是要有一個過程。

      闞凱力: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中海油的“走出去”,主要目的是購買石油這個戰略資源,這是出于我們國家的能源戰略,而不僅僅是一個企業行為,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的國有企業不僅僅是一個企業,而更重要的是執行國家政策,因為錢不是企業自己的,而是屬于政府的,屬于中國的。

      私有企業唯利是圖,隨意海外擴展無可厚非,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錢。但對于國有企業,這個問題要重新考慮。既然是國有企業,你的資本,所有權是屬于國家的,那么今天出于國家的戰略的需要,需要海外擴展,你就擴展。但是,如果企業僅僅出于自己尋找出路,而進行海外擴展行為,那么,我不方便說是對或者錯,但是我首先要問一個問題,就是這樣做對于國家的利益是否有好處。在這個時候,如果不符合全國人民的利益,那么國家作為大股東,就應該一句話把你的經營策略否決。

      對國有企業的海外并購行為,不僅僅要從企業層面去看,更多的還是要從國家利益,人民利益角度去看,然后政府該批準的就批準,不該批準的,就不批準。這不是政府干預經營,而是大股東要說話,這也是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一句話,海外并購第一要慎重,因為國際上運營業走出去,失敗的居多,第二,就是運營商往往比制造業更容易受到海外市場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限制,甚至貿易壁壘。這方面尤其要慎重,真正把情況徹底搞好,調查好,了解好,然后再采取相應的措施??偟脕碇v,作為企業走出去,尤其是國有運營商走出去,更多的由政府來考慮是不是符合國家的利益和全國人民的利益。

      主持人:下面討論最后一個問題,中興、華為在海外紛紛遭遇貿易保護壁壘,其中借口很多,諸如知識產權、國家安全等等。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常常關注的是,中國政府應該怎樣做。另一方面,我們也非常關心,企業作為“走出去”的主體,應該怎樣應對這些問題?我們的中興、華為如何在這樣的海外市場中更加成熟?兩位專家有沒有比較好的建議。

      闞凱力:這兩家公司最近幾年在國際市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有目共睹。我覺得總體來講,他們還是非常成功的,只不過有個別案例遇到一些挫折,總結經驗教訓就可以了。

      我相信過去也好,現在也好,我們國家政府該給他們支持的時候,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肯定是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一方面,我們國家政府應該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另一方面,企業本身也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既有正面的經驗,同時有反面教訓。不光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是一個新軍,西方老牌企業在國際市場打敗仗的時候也很多。有些東西一方面政府的支持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夠要求企業作常勝將軍,百戰百勝。面對競爭復雜的國際市場,中國企業應該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在外國做生意不可能像在國內自己家里做生意那么“順心”,國際市場有國際市場的規則,應該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

      主持人:今天的訪談進行到這里,非常感謝兩位專家。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

      闞凱力:謝謝各位網友,今后有機會再繼續交流,尤其是非常高興和侯總一塊和網友進行交流。

      侯自強:謝謝各位網友。

    來源:搜狐IT
    內容來自:本站原創
    本文地址:http://www.fmsd666.com//Site/CN/News/2006/07/12/20060712090120984375.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3G
    文章標題:侯自強、闞凱力狂批中國電信業 稱上3G等于犯罪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_A级裸毛免费国产黄片_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_日本乱亲伦视频中文字幕
    1. <tr id="vcdhi"><strong id="vcdhi"></strong></tr>

      <td id="vcdhi"><ruby id="vcdhi"></ruby></td>

      <track id="vcdhi"><ruby id="vcdhi"><menu id="vcdhi"></menu></ruby></track>

      <acronym id="vcdhi"><label id="vcdhi"><address id="vcdhi"></address></label></acronym>

    2. <td id="vcdhi"></td>
    3. <track id="vcdhi"></track>
      <pre id="vcdhi"><label id="vcdhi"></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