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應用日益豐富的今天,帶寬緊缺已經是人人皆知的事實,ADSL寬帶接入模式的劣勢漸顯。眾所周知,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應用對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便是最先進的ADSL2+技術,其最大理論下行帶寬也僅僅有24Mbps,而光纖接入100Mbps已成主流。不久前,DSL論壇發布的數據顯示,DSL在全球寬帶市場占有份額持續保持超過65%,DSL仍然是市場份額最大的寬帶接入模式。
市場再次確定了ADSL的霸主地位。無論是接入速度,還是抗干擾性能,光纖接入模式都有著ADSL寬帶所不具有的優勢,可光纖接入為什么無法取代ADSL寬帶的霸主地位呢?下面,我們將光纖和ADSL寬帶的覆蓋范圍、價格、速度等各個指標做一下比較,我們就可以找到光纖無法取代ADSL的理由了。
對于每個指標,滿分為10分,把兩種寬帶接入模式的總分累加起來,最后分數最多的自然是勝出者。
一、覆蓋范圍對比:
ADSL寬帶是通過固定電話線進行數據傳輸的寬帶接入技術,不過,ADSL寬帶接入模式的覆蓋范圍是有限的。準確地說,ADSL寬帶的覆蓋范圍,是從DSLAM節點機房到用戶端的線路距離,在除去傳輸線路損耗的情況下,ADSL寬帶的覆蓋范圍是4000米,ADSL2+的覆蓋范圍可以達到6000米。
相比之下,光纖接入的覆蓋范圍更廣一些。從理論上來講,光纖的傳輸是無限遠的。在實際應用中,光纖的傳輸距離受光纖種類和光纖轉發器的限制。通常情況下,光纖接入使用多模光纖,其傳輸距離也是從機房到用戶家不超過3000米的覆蓋范圍。
光纖接入覆蓋范圍得分:5分
二、接入成本對比:
或許很多用戶會說,寬帶接入成本是寬帶運營商的事兒,和用戶有什么關系呢?有句話說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多數用戶安裝寬帶時,都會有初裝費這一個收費項目,這就是用戶在承擔寬帶接入的成本。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里所說的接入成本,是從寬帶運營商機房到用戶家中所需要的成本,并不包括寬帶運營商購買光交換機等網絡設備的成本。
由于ADSL的線路傳輸并不需要鋪設網絡傳輸介質,家中的電話線就可以勝任。為此,ADSL寬帶的接入成本就是一臺Modem的錢,目前市場售價在120元左右,不過,大多數寬帶運營商會免費贈送ADSL寬帶Modem。
光纖接入成本:
光纖接入的成本相對貴一些了。以寬帶小區為例,每家至少需要300米左右的光纖,這段光纖是從用戶家到小區機房所用的傳輸介質。光纖成本在1200元左右,一臺光纖收發器的價格在800元左右。也就是說,光纖接入的總成本在2000元左右。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光纖接入的成本是ADSL寬帶接入成本的數倍。光纖接入2000元的成本,用戶至少要分攤一半以上,畢竟寬帶運營商自己絕對不會承擔光纖接入的大部分成本。站在用戶的立場來說,用戶很難接受如此高的成本。
光纖接入成績得分:2分
三、網絡速度對比:
說到網絡速度,光纖的優勢似乎是ADSL無法比的,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還是詳細對比一下吧。
其實,無論是光纖接入還是ADSL寬帶接入,其帶寬大小,取決于運營商分配給用戶的帶寬大小。
就網絡速度的極限而言,光纖的傳輸速度在介質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高達千兆,相比之下,ADSL的網絡速度就不值一提了,ADSL2+的理論傳輸速度僅僅是24Mbps。
除此之外,光纖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上行帶寬不再受傳輸介質的約束,而ADSL寬帶的最大上行帶寬僅有1Mbps。
不過,ADSL寬帶的帶寬是獨享的,而光纖接入的帶寬通常是共享的,這也是很多光纖接入用戶感覺網絡速度有時快有時慢的原因。因為目前的光纖接入模式與多用戶通過交換機共享一條寬帶是一樣,一旦光纖接入用戶同時上網,上網速度自然會慢下來,因為每位光纖用戶沒有單獨的網絡出口。
光纖接入網絡速度得分:9分
四、寬帶資費對比:
對于用戶而言,僅有速度是遠遠不夠的,資費必須親民才能占領市場。目前,光纖接入僅僅是對商業用戶開放,個人用戶很少使用光纖接入這種寬帶接入模式的,價格自然不裴。
相比之下,ADSL寬帶接入的資費就便宜很多,由于地域不同,ADSL寬帶資費也不盡相同。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寬帶資費最貴,ADSL資費包月費用也不超過200元。
而光纖接入的商業用戶,最便宜的是網吧,10Mbps光纖的費用最低為800元每月,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還會更貴,高達數千元甚至上萬元。既便光纖接入模式能夠惠及用戶,其費用也不會低于300元。
光纖接入寬帶資費得分:4分
綜合對比:
把四項參數的總分累加在一起,ADSL的綜合得分是28分,光纖接入的綜合得分是20分,對比綜合得分不難得知哪種寬帶接入模式更適合個人用戶。
寫在最后:
無論是覆蓋范圍,還是資費,以及接入成本,光纖接入都不占優勢。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講,ADSL寬帶接入目前可以覆蓋到全國的重要鄉鎮,而光纖接入這種模式在一些偏遠地區是無法實現的,這也是光纖接入無法取代ADSL寬帶的根本原因。
作者:小草魚兒 來源:IT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