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浪科技獨家直播的2007中國固定網絡發展高峰論壇,中國聯通原副總裁、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發表看法認為,國內光纖到戶的布法偏保守,當年寬帶接入搞DSL方向錯誤。
DSL方向錯誤
著名電信專家劉韻潔曾擔任過聯通總工程師、聯通副總裁,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目前,中國固網運營商及寬帶運營商普遍是采用DSL的寬帶接入方式,速率1M至2M。而日本已經開始實施光纖到戶。
對于這個問題,劉韻潔說,“日本光纖到戶的實施計劃,我個人看法是應該引起國內的借鑒,國內光纖到戶的布法,我個人看來有點偏慢,也偏保守。在當年中國電信討論寬帶接入是向ISDN還是向DSL發展的時候,少數的人說應該跳過ISDN向DSL,結果證明當時向DSL發展都錯了,現在一門心思搞DSL,但它跟光纖這么大的速率差距,它究竟可以維持多少年?”
他同時稱,日本的例子是,現在光纖已經占了寬帶用戶的1/3的市場份額,2010年,光纖到戶能達到60%的市場份額,成本大概21美元一個月,這個成本是用戶完全可以接受的。
IMS國內偏保守
對于同樣熱門的IMS技術,劉韻潔認為,在IMS里面,國內的運營商也偏保守,因為國內有一種專家的聲音,IMS不成熟。
劉韻潔表示,“我認為,正因為IMS有一些東西不成熟,對我們來講才有機會,如果都成熟了,什么問題沒有了,運營商普遍采用,那我們還有什么創新的機會呢?所以運營商在這個事情應該走得更前一些,現在比國外有點落后”。
他說,聯通公司在澳門3G的業務當中采納了IMS的業務,9月份就可以提供服務,盡管應用很小,但是可以證明,IMS是可以提供業務服務,不是一個實驗;它是要在澳門提供服務的,盡管范圍不是很大,但說明這個技術通過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