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樂山5月17日訊(陳洪波本網記者)4月27日,國家科技部給四川省人民政府發來《關于同意樂山組建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的函》(國科函高200973號文),同意在樂山市建立“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
“‘產業化基地’的獲批,標志著樂山市委、市政府多年來傾注了無數心血的硅產業發展,成功完成了國家基地申報工作,進入組建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的新時期。”樂山市科技局局長郭捷如此感言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硅產業基地落戶樂山。從1964年建成我國第一家半導體材料科研機構至今,歷經40多年的發展,樂山硅產業在國內已具有技術、產業、資源、人才、配套等多方面的比較優勢,申報國家級基地的成功,是樂山硅產業真正意義上的“成人禮”,對樂山乃至四川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樂山是我國多晶硅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的發祥地,持續40多年不間斷從事硅材料的研發和試制,成為推動我國硅材料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的引領先鋒和主要力量。據了解,樂山擁有全國第一家、也是全國最大的研制、生產硅材料的科研院所,國家布點建設的第一個千噸級多晶硅項目在樂山誕生。近年來,樂山上馬多個多晶硅生產項目,其產能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
業內人士介紹,由于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廣闊前景,作為其基礎材料的多晶硅項目受到眾多投資巨頭的青睞,目前全國各地已有多個城市上馬多晶硅項目。作為國內多晶硅生產研發的“鼻祖”,樂山并不滿足于原材料提供者的身份,近年來,樂山積極致力于打造一條完整的硅產業鏈條,以產業配套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產業配套的優勢,形成巨大的“洼地”效應。東汽、特變電工、通威、川投、天威保變等戰略投資者紛紛加盟樂山多晶硅及相關產業,硅產業鏈條不斷做寬做長?,F在,樂山的硅產業已經從多晶硅等初級產品向拋光硅片、芯片和集成電路光纜、電子元器件、太陽能板等下游產品延伸。
硅產業發展,僅有產能是不行的。要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攻克多晶硅生產主要副產物四氯化硅的處理這一世界級難題——每生產1噸多晶硅,就會產生15噸左右的四氯化硅,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近年來,樂山在如何處理這一難題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據介紹,近年來,樂山集中技術攻關力量,成功掌握了尾氣回收工藝技術及裝備、大型四氯化硅熱氫化技術與裝置等多項關鍵技術,采用這些技術,四氯化硅等副產物經循環利用后,又成為生產多晶硅的原料。不僅如此,樂山還根據循環經濟理念,成功打造了一條多晶硅廢物利用的產業鏈條。該市處理四氯化硅的項目——白炭黑項目已經竣工,四氯化硅通過技術處理變成白炭黑后,每噸的售價高達三四萬元。同時,有機硅、光纖預制棒等以四氯化硅為原料的項目也已上馬,這些項目投產后,樂山方圓數十里內近10家多晶硅企業生產的廢料將被全部“吃光”,變廢為寶,產生可觀的效益。多晶硅發展中的環保難題在產業鏈中轉化為產業優勢,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目前,樂山已初步形成了產品鏈接、循環利用的關聯產業集群,掌握了多晶硅生產、硅材料下游產品開發、副產物循環利用等數十項關鍵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33項??萍疾繉<医M認為,樂山已具有建設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的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
業內專家指出,早在2007年,四川省政府就將樂山硅材料產業化基地列為全省八大高新技術基地(園區)之一,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又將樂山硅材料產業列入省“7+3”重點優勢產業發展規劃。此次科技部同意在樂山建立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是對樂山在此方面在國內領先地位的確認,而對樂山乃至四川硅產業而言,借勢國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幾可斷言,其領先優勢將進一步夯實,其發展亦將迅速進入黃金時期。而據《樂山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發展規劃》明確,到2013年,樂山將形成太陽能光伏硅材料、電子硅材料、硅化工循環利用三大產業鏈;實現企業內硅材料副產物利用小循環、企業間硅材料副產物利用中循環、區域間硅材料副產物利用大循環的三大循環;高新區、峨眉山、五通橋三大硅材料產業片區。
劉奇葆:著力打造國家硅材料產業化基地
(四川日報記者方曉哺)4月22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在樂山市調研時強調指出,要加大力度推動工業回升,抓住有利時機,著力打造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促進全省工業經濟加快發展。
劉奇葆先后來到樂山市市中區和峨眉山市,深入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樂山新天源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峨眉山市金威利鞋業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劉奇葆指出,今年以來,我省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抓住災后恢復重建和擴大內需的機遇,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狠抓擴大投資和工業止滑回升,著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第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0.8%,全省經濟出現回升態勢,發展形勢好于預期。同時要看到,我省經濟增長還面臨不少困難,工業恢復還有較大困難,第三產業增速明顯偏低,成為制約經濟加快發展的不利因素。要繼續抓好工業止滑回升,加快以旅游為重點的服務業發展,為全省經濟爬坡上行、加快發展作貢獻。
劉奇葆指出,要保持第一季度工業增長的良好態勢,進一步強化措施,鞏固成績,加快發展。要認真研究政策,主動用足、用活、用好土地、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災后恢復重建政策的獨特促進作用,推動工業盡快恢復,加快發展。要加快結構升級,把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切入點,抓緊時間新上一批見效快、帶動強、前景好的重點產業發展項目,大力推動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做大工業經濟總量,提升工業發展質量,增強產業競爭力。要狠抓園區建設,把園區建設與城鄉統籌、“三化”聯動結合起來,完善園區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大力提高園區承載能力,創新園區建設和管理方式,發展壯大優勢產業集群。要依托本地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以充分開放合作促進工業加快發展。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要搞好要素保障,統籌做好煤、電、油、氣、運協調調度工作,保障工業經濟正常運轉。要加強融資平臺建設,建立信貸擔保體系,著力解決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劉奇葆強調,我省多晶硅產量、質量多年居全國前列,要充分依托和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和光伏能源產業,培育全省工業經濟新的支柱和優勢產業。要制定產業規劃,提供政策支持,優化產業布局,積極引導全省多晶硅企業樹立“一盤棋”思想,在總體布局、技術路線、工藝方法、產業鏈條、綜合利用等方面協調配合、共同發展,著力打造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要延長產業鏈條,在做好硅材料生產的同時,努力開發下游產品,發展太陽能發電裝置、集成電路、光纖光纜等高端產品,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集群發展的態勢。要扶持重點企業,在稅收、資金、人才、設備引進、能源供應等方面,對重點企業給予大力支持,降低企業發展成本,推動行業快速發展。要加強科技攻關,推進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強自主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晶硅生產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努力使我省的多晶硅產業達到全國甚至國際先進水平,參與全國、全世界的競爭。
調研中,劉奇葆還來到樂山市烏木珍品文化博物苑,了解旅游恢復發展情況。他指出,我省是旅游資源大省,旅游經濟發展潛力很大。要強化旅游經濟在災后恢復重建和擴大內需中的重要作用,抓好旅游恢復,擴大旅游消費,加快旅游振興,提升人氣商氣,帶動和促進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加快發展。要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平臺,開展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宣傳四川豐富的旅游資源,震后安全的旅游環境,恢復國內外游客對四川旅游的信心。要加大投入,恢復旅游設施,特別是要加快進出重要旅游景區的交通基礎設施恢復和建設,提高可進入性,提升接待能力。要創新思路,大力開發多類型、多層次的特色旅游產品,增強四川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要加強旅游市場管理,維護游客合法權益,營造安全、經濟、舒適的旅游環境。
省委常委、秘書長、省委統戰部部長陳光志,以及省直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