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G將發牌照,運營商競爭格局面臨劇變;今年3G市場啟動,制造商競爭格局將重新洗牌。在3G時代,中國通信制造業的版圖將會何如變遷?
國內設備廠商搶奪50%市場
移動通信設備市場就如同一個已經裝修齊備的房子——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國內移動通信市場剛剛啟動,跨國設備廠商的跑馬圈地在兩三年內就完成了。而中興、華為等國內設備廠商皆是1995年、1996年前后才進軍移動業務,十年過去,其在2G的市場份額依舊不足5%。
在中國GSM市場,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三家的份額最大,處于第一梯隊,其中愛立信以近30%的市場份額占第一位,在中國移動的GSM網絡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在中國聯通的兩個網絡中也處于第一集團;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市場份額也都超過16%,明顯拉開了與其他廠商的差距。上海貝爾阿而卡特、西門子、北電則處于第二梯隊,它們的份額在5%-10%之間;國內廠商華為、中興等處于第三梯隊,份額在5%以下。此外,大唐、普天等也還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很微小。
總體來看,在GSM市場中,中國本土公司的市場份額非常有限。但幾年來隨著中興、華為等國內設備廠商的崛起,有望在3G市場上重新洗牌。
有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初,中興包括CDMA、GSM、PHS、3G CDMA2000和3G WCDMA等在內的全球無線產品應用已經累計超過1.5億線;而華為目前的GSM也已經服務于全球60多個國家,超過1億用戶。
據百納咨詢分析,在中國現在的3G試驗網中,格局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愛立信、中興、華為、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處在第一梯隊;朗訊、摩托羅拉、諾基亞位列第二梯隊;西門子、北電處于第三梯隊。在對各大設備廠商價值鏈進行了綜合性比較后,百納咨詢認為國內設備廠商如中興、華為等將有望獲得40%-50%的3G市場份額。
而在TD-SCDMA設備商中,大唐、中興、華為、普天等都是主角,因此不論怎么發展,國產設備廠商的市場份額都將在3G時代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萬方咨詢認為,在未來的3G市場中,樂觀地估計TD-SCDMA如果獲得40%份額的話,國產設備廠商將獲得整個3G設備市場約45%的市場份額;而如果TD-SCDMA市場占有率沒有超過10%,國產設備廠商將獲得30%左右的市場份額。
國內終端廠商有望局部突破
根據UMTS論壇2月發布的消息,全球已經有超過5000萬WCDMA用戶,其中歐洲用戶份額超過51%,這說明多年來3G發展以日韓為重心的局面正在改變,3G正在真正地蔓延和活躍開來。
受此趨勢鼓舞,傳統手機企業紛紛迸發出對3G的熱情,排名全球前五位的手機企業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索尼愛立信等僅在2005年一年中就以每家6~10款的規模推出了WCDMA手機?!吨袊娮訄蟆酚浾吒鶕蛘{研機構Informa Telecoms Media2006年3月28日公布的數據和各企業新近動態估計,目前全球已經推出的WCDMA終端有近240余款。
而根據CDMA發展組織(CDG)5月初剛剛公布的一份報告,到2006年4月,市場上有1130款商用的CDMA2000終端,包括217種CDMA 2000 1xEV-DO終端。3G/CDMA手機雖然在保有量上不如CDMA,但在款式、功能和工藝上卻反領風騷。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調查公司4月20日發布的對第一季度手機市場的調查和分析報告,預計2006年度WCDMA手機出貨量將為9000萬部,EV-DO手機出貨3800萬部。3G終端已經是一個年需求量過億的大市場。
從目前看,3G終端市場的主導依然是知名的國際手機企業?!伴L遠看,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NEC在3G手機市場將會有比較強的競爭力,只有很小的市場份額留給其他廠商?!彼迥救A研究中心電信市場研究事業部沈子信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但是,就在這一被描繪為“很小的”一部分機會中,中國企業已經露出了崛起的端倪。國內企業中興、華為、夏新等都已經有3G終端供應海外商用市場,中國企業的3G終端因為價格合理且好用而被國外運營商采購。
此外,兩個現在看來還是未確定的因素也會促使中國力量在3G終端領域崛起。其一,TD-SCDMA的商用。由中國提出的3G標準TD-SCDMA一旦商用,將帶動波導、海信等一大批國內手機企業,包括國內自己的手機元器件產業。雖然從目前看,這些企業的TD-SCDMA手機可能只有一兩款,但WCDMA終端的發展歷程表明,只要有需求,手機種類就永遠不會成為瓶頸。
其二,設計公司在手機產業中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的情況下,3G恰恰是中國力量的一個機會。因為現在手機設計產業已經向中國聚攏,德信無線等企業早已在為國外品牌提供設計方案。記者獲悉,國內部分手機設計公司甚至已經拿到了歐洲的3G手機設計訂單。在充滿變數的3G市場,國外普遍采用定制手機的運營模式,手機設計公司因靈活性將在3G市場中受寵,未來將獲得更大的商業機會,這也是中國企業的機會。
來源:中國電子報 作者:劉晶 計育青 連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