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希望借助光纖網絡在全國首先實現“三網融合”。日前,武漢電信宣布擴大光纖到戶(FTTH)商用工程的規模,公開招標建設武漢三鎮十多個高檔樓盤的光纖接入工程。據悉,武漢市光纖到戶示范工程在今年內要完成新增光纖到戶用戶3萬戶的目標。
盡管光纖到戶是公認的理想接入網,但是短期內不可能全面實現。這不完全是價格、技術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領域和部門,步調不一也影響到FTTH的發展進程。
電信廣電紛紛布局FTTH
在國內市場上,DSL仍然是高速接入網的主流,這是由成本和業務需求決定的。從目前ADSL的發展情況來看,這種接入方式確實很好地解決了大眾的寬帶上網問題。然而,在寬帶接入層面,下一代的網絡必然是光纖到戶。
高清電視、視頻業務、VoIP等業務的發展,對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用戶需求市場調查結果,到2010年高端用戶的下行接入帶寬需求將會達到20MB-30MB;到2015年則需要50MB-100MB的帶寬,用戶屆時將可以在網上直接觀看高清數字電影。
光纖到戶不僅能提供更大的通信帶寬,而且能讓多個運營商通過一根光纖平等接入到用戶。這既可以讓用戶擁有真正自主選擇網絡運營商的權力,也可以避免重復建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光進銅退”是大勢所趨,廣電運營商與電信運營商都在積極準備,有步驟地推進FTTH發展。
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韋樂平介紹,中國電信已經確定了FTTH的技術路線,即“先使用技術成熟的EPON,繼續跟進GPON 千兆無源光網絡 的進展”。中國網通也進行了EPON設備的全面測試,并大規模利用EPON技術對接入網進行改造。
國家廣電總局王效杰司長在CCBN 2007主題報告會上表示,在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的同時,有線電視網的基礎設施要進行雙向化改造,對基礎傳輸網絡的改造,要基本實現光纖到樓,逐步實現光纖到戶。
FTTH發展動力不足
建設成本比較高被認為是影響FTTH大規模商用的首要因素。的確,從設備和布線施工等方面的綜合建設成本來看,FTTH是ADSL方式的1.5到2.5倍。僅僅依靠運營商的力量很難啟動光纖到戶市場。
另一方面,只有當光纖到戶在市場上被大量普及使用之后,它的成本價格才會下降。盡管運營商十分關注FTTH的發展,但是前期投入由誰來承擔?
內容不豐富也成為制約FTTH發展的瓶頸。如果說光纖到戶是鋪設一條“信息高速公路”直達用戶家門口,“三網融合”就是為這條路上提供奔馳的“車”。若用戶缺少對高帶寬接入的實際體驗,光纖到戶就體現不出性能上的優越性。
由于面臨的監管風險較大,IPTV作為“三網融合”的突破口,進展并不順利。目前,IPTV經營許可證發放權在廣電總局,電信運營商要開展IPTV業務,需與擁有許可證的企業合作才可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運營商對IPTV發展的積極性。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廣電行業和電信業分業經營的模式尚未被有效打破。電信和廣電部門分工明確,電信部門不得從事廣播電視業務,廣播電視部門不得從事通信業務,從而影響了三網融合的進程。電信運營商沒有開展電視業務的牌照,只能開展話音和寬帶上網業務,廣電運營商沒有語音和寬帶上網業務牌照,只能開展廣播電視業務。
中國工程院趙梓森院士表示,高清節目、高清電視機、FTTH“三箭齊發”之日,就是光纖到戶產業蓬勃之時。因為三個條件隸屬不同領域和部門,難以同步,所以影響了FTTH的發展進程。
政策牽引加快推廣步伐
據信產部電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新技術新業務部副主任賀寧介紹,全球電信運營商的光纖到戶在3個國家是發展比較好的,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其中,日本是目前全球光纖到戶用戶最多的國家。歐洲因為政策的限制,發展不是特別好。
合適的政策支持,有利于緩解發展壓力。在武漢市,地方政府非常重視FTTH的推廣工作,每安裝一戶光纖,政府都會補貼一定的政策資金。不過,這樣的政策只能限制在一定的區域內實施,更大規模的應用還需更大更詳細的國家政策的支持。
有報道稱,為了完善光纖到戶的內容服務,武漢市政府與電信、廣電等相關單位協調溝通,爭取IPTV在武漢落地。同時鼓勵電信、廣電和其他相關內容提供商大力發展網絡內容服務業務。
光纖到戶亞太區委員會常任理事張穆認為,政策原因往往比價格和內容應用更重要?!跋裎錆h等地方性的相關政府機構會積極推動FTTH應用,那么這將促進該區域FTTH發展,但在內容方面卻是地方政府無法干預的?!?
三網融合將成為FTTH重要推動力。韋樂平指出,分業經營模式阻礙了業務的融合,妨礙了技術的進步,影響了產業的發展,應該堅決打破。融合需要對監管政策進行調整,電信和廣電對稱業務準入是大融合第一步。
專家認為,光纖到戶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需為此出臺鼓勵光纖接入的具體政策,如財政的扶持、稅收的優惠等等,進一步明確政策的支持力度,通過政府資金引導各方投資興建光纖接入工程。
在中國,FTTH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啟動這一蘊藏萬億產值的“金庫”的鑰匙則掌握在政府手中。
來源:通信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