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作為第16屆中國國際通信設備技術展覽會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ICT中國2007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辦,信息產業部副部長蔣耀平等出席了會議。
香港電訊管理局總監黎陳芷娟在大會上的演講實錄:
黎陳芷娟:蔣部長、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很榮幸可以有機會向各位介紹在香港這個融合創新和機遇之下的情況。首先看一看香港市場的概況。香港的人口只有690萬,固網商11家,移動網商有5家是2G,4家是3G,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到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移動的普及率達到140%,在06、07年,有140萬的移動用戶成功上了專網,從香港運營商他們公布的資料顯示,融合、創新、機遇有活生生的例子在香港發生。
有線電視利用VOIP技術,并將同軸電纜網絡數碼化以提供電話服務。部分網絡商開放他們的網絡,讓收費電視營運商可以接入更多的住戶。新進場的運營商鋪設高速光纖寬頻網絡,比如說香港寬頻的下一代網絡以光纖到戶的技術提供話音、互聯網接入及收費電視服務,根據國際組織的分析,他們最新的資料顯示,香港的光纖到戶服務住戶普及率達21%,領先南韓和日本,處于世界前列的位置。其實融合、創新、商機不限于網絡服務,強化移動服務機無線接入服務,消費者得益更多,在香港,WIFI服務站覆蓋已達5000個,基本上是商業投資,運營商提供WIFI及HSDPA(3.5G)服務配套,為消費者提供無邊界的無線接入服務。
在這些發展當中,監管機構的角色是怎么樣的呢?香港的電信管理局的使命就是引入創新的科技,利用無線寬頻接入科技,運營商可提供固定或移動服務,電訊局將發出牌照。在這個牌照之下,運營商可以選擇提供固網或者是移動網的服務。
現在固定與移動的服務融合正在發生,其實這兩個的分界已經日趨模糊,我們監管的制度必須與時俱進,并且促進FMC的發展,我們需要消除現在監管制度之下對于融合的障礙,我們需要就監管兩種不同的服務,運用相同的制度,允許運營商同時可以提供這兩種服務。在香港,運營商已經分別、逐步的推出下一代的網絡,基本上是采用IP技術。這個NGN可以讓固定和移動服務融合,在同一個網絡上提供電信及廣播服務的融合。
我們作為監管機構,對于NGN的監管應該怎么樣呢?首先我們發牌的制度必須配合這方面的趨勢,我們需要消除對于技術發展的障礙,容許運營商提供多種服務,我們必須技術中立、開放網絡,讓運營商可以就著網絡基建及內容供應分家,以提高的特長提供最好的服務,我們必須要避免監管過嚴,不想妨礙NGN的發展。
其中一個新的創新科技就是移動電視服務,這個移動電視服務是多媒體融合的一個產品,移動電視服務的平臺以點對點來說,2.5G和3G的移動電話網絡已經是一個例子,點對多點的服務有不同的制式,比如說DVBH等等,移動電視服務帶來的商機無限,包括內容的制作或者是廣告方面,監管的范疇上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頻譜的供應、分配、指派和發牌安排等等,我們在香港已經啟動移動電視服務的咨詢工作,這個已經開始了,當這個政策落實了以后,電信管理局會盡快的作出配合,發放有關的頻譜。
基本上我們需要提供網絡介入的能力,促進新科技的服務的引入,可以讓運營商順利過渡至下一代的網絡,促進網絡的可移動性、接入的能力和可靠性。為移動電視、BWA提供頻譜資源,發放拍照一定要妥善。
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最新情況,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再和大家做一些討論,謝謝各位。
來源: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