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進銅退”的趨勢正在加速,針對商業用戶的點對點的FTTB應用已日益普及,PON已開始在FTTB/FTTC、FTTO、FTTH等場合得到一定的部署,且發展潛力巨大,而EPON已成為現階段我國PON部署的主流技術。
1、EPON的市場驅動力
我國EPON的市場驅動力主要來源于以下4個方面。
一是業務需求的驅動。高帶寬和以IP為主導的業務應用是EPON主要的市場驅動力,如高端客戶的超高速上網,IPTV/Triple-Play互動流媒體業務,高質量視頻監控業務(如治安監控、交通監控等),長距離寬帶接入(如村通工程、專網應用等)等,而且NGN的發展使通過IP接入提供語音業務成為趨勢。預計未來三年家庭用戶的帶寬需求有望增至20~30 Mbit/s。
二是市場競爭的驅動。我國電信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缺乏傳統銅纜接入資源的運營商可以利用光接入這一有力武器向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而且通過光纖占領接入網市場可以占據未來競爭的制高點。隨著“用戶駐地網線纜資源歸屬房地產”這一政策的出臺,與房地產商合作部署光接入線路將成為運營商推動“光進銅退”的重要契機。
三是降低成本的驅動。隨著銅纜價格的攀升和被盜現象的頻發,對于運營商來說,光纜取代銅纜有著越來越大的吸引力,而且PON的應用能有效降低運維成本,降低電耗,節省管道與設備空間。
四是政策的推動。我國部分地方政府希望借推進FTTH來帶動本地的光電子產業,進而助力經濟發展。此外,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對光接入在我國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EPON的技術優劣勢與改進方向
目前,主流的PON技術有EPON和GPON兩種,兩者各有所長。EPON的顯著優勢是產品商用較早,成熟度高,核心芯片量產大,設備成本較低,且該技術是針對IP業務所開發,適合全IP業務體系;而GPON的顯著優勢在其性能方面,如更高的速率和傳輸效率,對TDM業務的更好支持,更強的OAM功能,更高的標準化程度。目前我國部署的PON系統以EPON為主,但GPON也開始得到試用。
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規模應用,EPON系統還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一是需要進一步降低總體建設成本(并非僅僅是設備成本)。從設備成本看,雖然在采用8口(及以上數量端口)ONU情況下,可以將單用戶設備成本降到較低水平,但采用4口(及以下數量端)ONU時,單用戶設備成本較高。
二是要加快EPON系統的OLT與不同廠商ONU互通的進程,提升混合組網條件下的系統性能與網管水平。只有實現了有效互通,才能放開ONU設備市場,推進ONU成本的快速降低。我國運營商正在積極開展這方面的工作,通過標準化和測試工作不但推動了使用同一芯片的OLT與ONU設備之間的互通,還驗證了采用不同芯片的OLT與ONU設備混合組網的可行性,但這方面工作的推進還需要芯片商、系統商與運營商的共同努力。
三是要完善EPON系統提供語音業務的解決方案,需要針對ONU設備的電源保障和VoIP業務特性調整原有語音業務的服務流程和服務質量承諾。
四是進一步豐富EPON的產品類型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合,如EPON+DSL、EPON+LAN、EPON+EoC等。
五是要在安全、QoS、OAM和TDM支持等方面進一步提升EPON設備的性能,并推進更高速率(10 Gbit/s)EPON技術的標準化和產品開發。另外,還要大力積累EPON設備和服務的維護經驗并完善相關維護標準。
3、EPON與GPON的關系
雖然EPON比GPON的起步早,也是我國目前PON應用的主流技術,但GPON正在奮起直追,發展前景也被看好。EPON在日本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而GPON得到了北美運營商的大力支持,近年來很多電信設備商投入到GPON設備的開發行列,GPON的設備開發和技術成熟已呈加速趨勢?,F階段EPON與GPON在我國有可能并存,在進行實際網絡部署時,需要對具體應用環境、設備性能和成本等因素綜合評估后進行選擇。EPON與GPON間的技術競爭還會繼續,兩者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互相借鑒,兩者在產品形態、性能、功能等方面可能會越來越靠近并最終走向統一。對于用戶而言并不關心技術本身,所需要的只是更合適的設備與更優質的服務。追求技術的適用性比追求技術的完美性更有價值,業界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推動“光進銅退”和解決FTTx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方面,現階段不必過度拘泥于細枝末節的技術之爭。
作者:唐雄燕 來源:電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