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國農村通信建設達500億人民幣
訊石光通訊網 發布時間:2011/4/27 8:33:33 編者:iccsz
摘要:為改變我國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的狀況,工信部制定了“十一五”期間,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的村通工程目標。五年中,電信全行業累計直接投資農村通信建設達500億人民幣,農村通信“十一五”規劃目標全面提前完成。
為改變我國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的狀況,工信部制定了“十一五”期間,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的村通工程目標。五年中,電信全行業累計直接投資農村通信建設達500億人民幣,農村通信“十一五”規劃目標全面提前完成。
近日,全國村村通電話工程“十一五”總結暨“十二五”啟動大會在新疆召開。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劉杰介紹了“十一五”村通工程實施總體情況。
據劉杰介紹,“十一五”期間,電信行業在行政村通電話、鄉鎮互聯網接入、自然村通電話、信息下鄉等四方面,大力發展農村信息通信事業。“十一五”期間,新增2.1萬個行政村通電話,移動電話網絡覆蓋全國98%以上人口,實現了全國范圍100%行政村通電話目標,通信網絡已延伸到南海島礁、西部邊陲;全國100%鄉鎮能上網成為現實,99%的鄉鎮和80%的行政村已基本具備寬帶接入能力。
在信息下鄉方面,建成農信通、信息田園、金農通等全國性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涉及互聯網站近2萬個,建成鄉鎮信息服務站2萬多個,行政村信息服務點19萬個,鄉鎮網上信息庫1.4萬個,村信息欄目14萬個,已基本形成縣、鄉、村三級信息服務體系。
據劉杰介紹,“十一五”期間,電信全行業大力推進農村通信能力建設,大力改善農村通信服務水平,累計直接投資達500億人民幣,其中中央財政補貼15.5億元,地方財政補貼4億元,電信企業自籌約480億元,農村通信“十一五”規劃目標全面提前完成。
不過,劉杰同時指出,“十二五”期間的農村信息通信發展將面臨極大挑戰。一是尚未實現通信的少數邊遠農村地區自然環境比較惡劣,道路不通,電力匱乏,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十分艱巨。二是在農村邊遠地區提供信息通信服務,企業投資大、收益小,電信普遍服務基金目前尚未建立,農村信息通信服務長效機制亟待解決。
對此,劉杰表示,“十二五”通信村村通工程,將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從電話進自然村、寬帶進行政村、信息下鄉三方面著手,在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的基礎上,持續發展農村信息通信、保障和改善民生,力爭基本實現“行政村通寬帶、自然村通電話”,推進城鄉統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二是積極配合財政部等部門,推動建立電信普遍服務基金,構建農村信息通信發展長效機制。三是積極與各級地方黨委政府溝通,進一步推動村村通納入當地建設新農村。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