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新發展理念,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創新性地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以快速建成覆蓋廣、技術優、投資省、感知好、體驗佳的5G網絡。
共建共享新模式:分區建設,網絡共享
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以下簡稱“電信聯通”),通過共建共享能將各自資源發揮最大效用。首先,兩家的5G頻段相鄰,只需要一套設備就能實現5G覆蓋;其次,兩家企業的資源在南北方不同區域具有很大互補性。
雙方將分區域承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15個城市。此外,中國聯通將獨立承建廣東省的9個地市、浙江省的5個地市以及前述地區以外的北方8省;中國電信將獨立承建廣東省的10個地市、浙江省的5個地市以及前述地區之外的南方17省。
雙方的合作共建,使得電信聯通能夠高效實現5G網絡覆蓋,快速形成5G服務能力,并為全球范圍內其他運營商的合作提供有益借鑒。
電信聯通的共建共享將采用無線側共享、承載網互通、核心網相互獨立的策略。由于SA終端還不成熟,2019年采用NSA組網架構下的共建共享,2020年隨著NSA/SA雙模終端及5GC核心網的逐步成熟,電信聯通將全面轉向SA網絡架構下的共建共享,并推動SA后續演進,引入載波聚合、動態頻譜共享(DSS)、TDD與FDD協同等新技術,保證網絡領先。最終雙方將建設一張端到端可控、各自運營、監控有效、感知保障、業務滿足的5G共享網絡。
為了滿足共建共享網絡建設需求,中興通訊從軟硬件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率先支持DSS、時頻雙聚合等新技術,提升頻譜利用率和設備容量;另一方面,推出了超寬帶、高功率、4G頻段5G化的全系列化產品。
共建共享利器:超寬帶設備+時頻雙聚合創新技術
根據電信聯通達成的《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雙方將針對3.5GHz的200MHz 5G頻段(3400MHz~3600MHz)進行共建共享,并將2.1GHz頻率進行共享。2.1GHz目前主要用于4G網絡,隨著5G網絡的逐步推進,頻譜重耕將是必然選擇。
面向更大帶寬覆蓋需求,中興通訊對現有設備進行了全系列升級。在3.5GHz頻段上推出200MHz大帶寬、320W大功率的64TR高性能AAU;推出了適用偏遠地區的2.1GHz 4TR的RRU,其工作帶寬將超過50MHz;推出特殊場景設備,如適用于高鐵的8TR設備、適用補盲補熱的4TR設備,以及智能室分系統等,在3.5GHz頻段上工作帶寬均由100MHz升級到200MHz,發射功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面向4G/5G頻譜共享需求,中興通訊完成了FDD頻段內的DSS,也就是4G/5G頻譜動態共享,在LTE有余量的情況下,動態引入NR,通過對現網設備軟件升級,快速實現FDD頻譜NR化,確保4G到5G的平穩過渡;創新性打破TDD和FDD雙工模式,加入時域維度,和中國電信一起實現業界首個時頻雙聚合方案,讓4G/5G充分在頻域和時域聚合,使得頻譜效率更高。驗證結果顯示:在信道良好的環境下,采用時分復用CA時單用戶上行速率相對3.5GHz單載波提升最大可達40%;采用并發CA時最大提升可達60%。同時通過高低頻聚合的方式,使得下行用戶體驗速率相比3.5GHz單載波提升可達20%。
杭州成首個共建共享測試外場,測試成績優異
伴隨著共建共享的推進,中興通訊快速響應,與電信聯通在杭州開通了全球首批1.8G/2.1G/3.5G的NSA共建共享商用連片站點,并率先完成了基于真實5G商用環境下共建共享模式的組網能力驗證。實際測得單用戶峰值速率達1.8Gbps,路測平均速率達1Gbps,充分驗證現有5G基站具有大規模進行共建共享的商用能力。
快速響應,測試指標優異,其背后是中興通訊強大的技術儲備支撐:通信設備專有芯片方面,第三代基帶和數字中頻芯片已經實現7nm量產,并開啟5nm預研;在介質濾波器、小型化天線、氮化鎵功放等方面均處于業界前沿,確保了5G設備的全面競爭力;系統仿真、鏈路仿真、性能優化算法等平臺確保5G整套系統性能更優,快速應對5G商用部署中出現的各類挑戰。
目前,中興通訊滿足共建共享高標準的設備已高水準完成電信聯通2020年5G聯合集采項目各項測試。2020年,中興通訊全系列化設備將全面滿足向5G終極目標SA網絡的演進,助力電信聯通建設性能領先的5G共享網絡。